聊城過年有哪些習俗,聊城新年風俗整理

思而思學網(wǎng)

聊城春節(jié)后民間節(jié)日習俗

7.jpg

大年初一,作為新年伊始,人們家家戶戶大人孩子都會起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起早預示著早起的人來年會很勤勞,有福氣。起床后,便開始張羅初一的餃子,水餃煮好后,先盛出幾碗敬天地祖宗,同時放鞭炮,燒紙錢。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放在鍋內,意在有余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

飯后便開始拜年,也有飯前拜年的。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后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后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xiàn)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另外,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此謂“拜莊鄉(xiāng)年”,最后,村長指揮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拜完后,各自回家同各族長期在外的弟兄敘舊聊家常。

大年初一忌諱很多,忌掃地,,要把垃圾往屋里掃,寓意在于這樣不會失財,有聚寶之意。這一天還忌打人罵人,要多說吉利話,還忌看醫(yī)生,忌動針錢。

大年初二,在很多農村地區(qū)是忌諱串親戚的,這一天是各家祭祖的日子,各族弟兄會一起上祖墳,通常會帶上家里的男孩。但這時的城市里是媳婦回娘家,小孩子看老爺老年的日子。而大年初三是大多農村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我們也稱叫“煮餑餑”或“扁食”。吃餃子是因為人們希望把一年所有壞事都包在餃子里,然后吃掉,以祈求新年的好運連連。一般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每年的正月初,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季節(jié),不管是七大姑還是八大姨,平時忙了不走動,到了這個時侯都要去走走看看。一般是按重要程度按次序走。先走娘家,再走其他親戚。有是親戚比較多,就會有未成家的青年男女去看望比較親近的姑姨舅舅。咱中國人注重禮節(jié),走親戚不能兩只手提著十個手指頭,多少要帶寫些東西,聊表心意。

初一到十五,我們鄉(xiāng)下的年似乎一天濃比一天。這期間的娛樂活動也是多種多樣,舞獅子、扭秧歌、踩高蹺、唱大戲可以稱得是我們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頓節(jié)日大餐!吧綎|秧歌”源遠流長,風采獨具,我們村每年年后都會組織秧歌隊,敲鑼打鼓扭跳唱說,呈現(xiàn)出一種歡快幸福祥和的景象。男性的粗獷豪放、女性的嫵媚柔韌,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年后從正月初一開始,人們又忙著拜年串親,同時排練節(jié)目準備著鬧十五,節(jié)目的氣氛絲毫不減。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我國們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jié),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它又是新年的尾聲,人們一致認為一直過了正月十五,才算是過好了年。元宵節(jié)這天是燈節(jié),尤其市里,會提前一兩天準備五彩繽紛的燈籠,十五這天農村的人們也有的會趕去市里看花燈,圖個吉祥熱鬧。

春節(jié)的喜慶氣氛太濃重了,不僅使年前冬至日成為當前一種時尚,就連春節(jié)半月多后的“二月二”也漫天洋溢著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

二月二——“龍?zhí)ь^的日子”。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炒豆子,也叫“蝎子爪”。 俗話說“二月二,龍?zhí)ь^,蝎子、蜈蚣都露頭。”因為古人認為萬物都隨節(jié)氣、時令的變化而變化,當驚蟄將到之時,萬物都在復蘇萌動,蝎子等也在蠢蠢欲動,因此想象為豆子也象蝎子欲伸動爪子活動起來,但經(jīng)人們一炒,其爪子就會縮回去,從而使所炒的豆子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保證了其本元沒有一點外瀉。另外還有“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钡拿裰V,都表達了是人們祈福的愿望。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