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是我國最為隆重、最富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整個春節(jié)期間,以大年初一氣氛最為濃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擺上果盒,裝滿瓜子、糖和旺旺米果等食品招待前來拜年的人,彼此吃上一口旺旺米果,互祝新年有個好運道!在這一天普國同慶,各地的風俗都別具一格,好不熱鬧!
廣東: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盤盛滿大吉,大吉即柑桔,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早餐以后,大人會和孩子一起帶上大吉,到親戚朋友家拜年,表示傳送吉祥。廣東的廣場和街市會進行獅舞活動。廣東的獅子被稱為“醒獅”,在制作和舞法都融入了地方特色。它會前往各家各戶門前表演,送給主人家喜慶吉祥。
海南:無論老少只能吃“齋飯”,“齋”即素食,意思是來年不殺生,干干凈凈。海口的“齋飯”類似于清真食品,但必須得有好寓意。其中有清水炒芹菜,“芹”同“勤”諧音,祈盼全家勤勞致富;清炒茄子,海南話中茄子蘊含這一年比一年要好的意思;長粉絲,寓意好日子細水長流……
北京:正月初一凌晨要為請財神放爆竹,天色微亮還要祭拜五顯財神廟,等白天再得抽空到前門甕城關(guān)帝廟燒香,以求新年財源廣進,一切吉祥如意。正月初一北京只吃素餡餃子,而且初六以前都不會再做飯。這幾天的吃的都是去年做好的,叫“隔年飯”,這種習俗是希望家里富庶有余,總有吃不完的飯!
內(nèi)蒙古:大清早,要在馬尼宏桿子的座盤上點天燈,再對天、地、火、祖舉行祭奠。晚輩要對長輩行跪拜禮、獻哈達,長輩則要給晚輩們賜予祝福詞。除了夫婦關(guān)系外,內(nèi)蒙古家庭間要相互交換鼻煙壺,表示對彼此給予新年的祝福。
安徽:守歲的人在天剛放亮時就要開門,接著開始放鞭炮。鞭炮叫做“開門炮仗”,鞭炮響后,碎紅滿地,寓意為“滿堂紅”。晚輩們要趕早去長輩的住處給長輩拜年,而長輩需要給晚輩派發(fā)紅包。吃過早飯以后,到各家各戶去拜年,拜年時要拱手恭!靶履臧l(fā)財”。接待的人則會請他坐下,泡上一杯茶道招待,互相道聲新年好。
臺灣:人們要穿上新衣新鞋,表示萬象更新,有人還會穿上紅色內(nèi)衣,希望鴻運當頭。臺灣人會帶上旺旺米果和香燭到廟里進行祈福,為了給自己招來好運,出門時會選擇一個吉利的方向前進。在神壇上香前需要先作揖,再奉上旺旺米果,這樣可以保佑自己運道旺盛。祭拜的香燭必須能明亮到天黑,長輩們可以借此延年益壽。遠方的親友們會帶上旺旺米果相互拜年,讓旺旺米果寓意的好運勢在親人之間流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