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

思而思學網

文化都是人們創(chuàng)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fā)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大同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大同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大同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

大同風俗之一——婚俗

古代的婚姻,青年男女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結合在一起,其婚姻禮節(jié)也是相當繁雜的。正如《大同縣志》所述:“媒妁通言兩家父母,既許諾,然后送庚帖合婚、卜日、下聘,名曰:換帖,即古問名,納彩禮也;迎娶有日,行納幣禮,名曰:下茶;即以請期書附之,名曰:通書,即古納吉、納征。請期禮也;迎娶之前一日,婿家備肉、面納于女家,俗謂其肉曰:離娘肉,面曰:離娘面,名曰:催妝;女家即以所資妝奩納于婿家;及期,婿家備肩輿,擇女眷中嫻禮者二人以迎女,名曰:娶親。女家也擇女眷中嫻禮者二人輿至婿門,名曰:送親;紳士家行親迎禮,庶人多不親迎,僅以女眷攝之,婿則俟于門外而已;既迎入于中堂,外設香案行禮,婿拜,女不拜,名曰:拜天地,行合巹禮如古制;次日,新夫婦同拜先祖及父母及長族親,名曰:拜堂,即古廟見舅姑禮也;是日,女家具酒饌送于婿家,即古饋舅姑禮也;婿見婦之父母,有于三日行者,有三五日后卜吉行者,女也隨婿省親,名曰:回門;至彌月也如之,女住一月乃還,名曰:住對月。此則俗禮也。” 解放以后,隨著時代變遷,大同地區(qū)的結婚禮節(jié)也比以前簡化多了,但為了取結婚吉利,迎親時,新郎一般要戴紅花。儐相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擔任,新郎要給新娘帶去一根紅布褲帶,名曰:“喜結良緣”;帶去一個瓶子,瓶中插一棵蔥,名曰:“生根立后”;還要帶五根肋骨的豬肉一塊,叫做“離娘肉”,名曰:“五方吉慶”。新娘上車時,女方家中定要送給新郎家中一盤餃子,上面蓋著紙剪的大紅喜字,名曰:“合家歡樂”;與此同時,女方家中要將“離娘肉”劈出幾根肋骨來交給新郎帶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離”。新郎與新娘在舉行婚禮時,院中懸掛五星紅旗。 其結婚典禮程序是:(司儀一人唱禮)

一、結婚典禮開始;

二、新郎、新娘和來賓入席就位;

三、向新郎、新娘獻花撒彩;

四、鳴炮、奏樂;

五、證婚人講話(宣讀結婚證書);

六、主婚人講話(家長向來賓致謝);

七、介紹人講話;

八、來賓講話;

九、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以及來賓行三 鞠躬禮;

十、新郎、新娘互相行一鞠躬禮;

十一、新郎、新娘介紹戀愛經過;

十二、臨時動議:凡是參加婚禮的人,都可向新郎、新娘提出各種玩笑難題,多屬“娶妻生子”之類的玩笑,新郎、新娘無論多么難堪,也不能發(fā)脾氣;

十三、禮成;

十四、賓客入席就餐,新郎、新娘分別逐一向來賓恭敬喜酒。 婚聯: 張燈結彩辦喜事、龍飛鳳舞喜盈門 春光練出鴛鴦譜、月夜香斟琥珀杯 詩題紅葉同心句、酒飲黃花合巹杯 舉案齊眉稱樂事、雀屏中目證良緣 喜事喜筵斟喜酒、新成新屋迎新人 新屋喜新居綿延福海、佳期迎佳婦美滿姻緣 合巹且行夫婦禮、調琴喜奏鳳凰音 出水紅蓮開并蒂、向陽彩鳳喜雙飛 橫聯: 關睢雅化、鸞鳳合鳴、百年之好、喜結良緣、福壽鴛鴦、五世其昌、舉案齊眉

大同風俗之二——喪俗

古代大同的喪俗,禮儀相當繁瑣。一般可以分為小斂、大斂、燒紙、送燈、辭靈、出殯、復三等程序。正如《大同縣志》所述:“親始歿,擗踴哭泣無數,小斂畢,訃于戚友,大功以上皆以麻括發(fā),名曰:散頭;家人裂布裹首,三日成服齊哀,以下各服其服,始大斂;殯于中堂,朝夕奠;每飯必祀。是日,親戚、僚友,悉以楮紙吊慰,名曰:燒紙;是夜,哭訃于城隍廟,名曰:送燈;七日親友賻奠,名曰:盛函,又曰:開吊;尤必延禮生行家奠;庶民之貧者多有七日、九日葬者,其富者也有經年而后葬者,非禮也。惟紳士家及庶民之知禮者,于百日內卜日治葬。葬期之前數日,訃期于親友之,當會葬者。前三日親友賻奠,名曰:辭靈;延禮生如開吊,及葬也如之,凡置靈座、設魂帛、立銘旌、繪容像、造明器、作神主、告遷柩、設遣奠、祀土神皆如制。但庶人崇尚佛事,既葬三日,主人祭于墓,名曰:復三,又回:圓墓。其紳士家亦有間三、五日即哭于墓者! 解放以后,隨著時代變遷,喪俗大為簡化,尤其是1966年大同市建起火葬場后,土葬已逐漸淘汰,一般人員只采用召開追悼會的形式,親朋好友前往致哀,然后將死者送到火葬場火化。這種文明簡樸的葬禮形式,已逐漸為民間普遍接受。 其追悼會程序是:(司儀一人唱禮)

一、追悼會開始,全體肅立;

二、獻花圈、獻悼詞;

三、奏哀樂; 四、默哀(靜默三分鐘);

五、致悼詞; 六、向亡人行三鞠躬禮;

七、焚花圈、焚悼詞;

八、禮成。

喪葬挽聯 駕鶴西歸、音容猶在、壽老歸真、德望常昭、勤勞一世、流芳千古、沉痛哀悼、壯志未酬、凋芳落秀 在世克己奉公 終身辛勤勞動 臨終瞻念革命 一世淳樸為民 高風傳鄉(xiāng)里 一世精神歸華表 亮節(jié)照后人 滿堂血淚飛云天 傳噩耗悲歌動地 想見音容空有淚 繼遺志鐵誓震天 欲聞教誨杏無聲 壽終德望尚在 一夜秋風狂摧祖竹 身去音容猶存 三更涼露淚灑孫蘭 抱孫昔日恩如海 深恩未報慚為子 承服今朝痛徹心 飲泣難消愧作人 半子情深 大廈悲傾梁大壞 游仙跡香 濃云驚把泰山迷 懿范堪夸 此去九泉空景仰 靈輛在駕 殊深半子痛哀思

大同風俗之三——出生俗

大同地區(qū),在嬰兒出生后,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必須給新生嬰兒贈送衣服、被褥、枕頭、鞋襪等禮物。在孩子生下12天時,親友中的婦女,要來看望孩子的母親,名曰:打聽。要給產婦帶來些紅糖、掛面、蛋糕等禮物,表示慰問。產婦家中也須設便飯招待客人。在產期內,忌諱外人進產房,尤其是忌諱外家男性進產家門,為了防止有人冒然闖進,特在門上掛個紅布條,表示家中有產婦,禁止外人入內。在滿月之前,要由嬰兒之父母或者其它長輩給嬰兒起一個名字,一開始要有個“乳名”,也稱“小名”,叫起來不連姓,過幾天再起個名字,也稱“官名”,叫起來與姓相連,以后報戶口、上學皆用此名。 嬰兒生下一個月,父母要給過“滿月”,一百天則要過“百日”,一周年還要過生日。

過“滿月”、“百日”和生日的時候,父母的親朋好友都要帶來禮品表示慶賀,同時也要設酒宴招待客人。 如今,獨生子女為數最多,嬰兒過“滿月”、“百日”和生日都很隆重,有的還要大宴賓客,待到孩子長到12歲時,更是要慶賀一番,謂之“圓鎖”。 出生賀詞 千里家駒、天賜石麟、丹桂生香、麒麟呈祥、喜得千金、明珠入掌、禧慶弄璋、螽斯衍慶、祥微弄瓦、燕翼貽謀、瓜瓞延祥、喜添含飴

大同風俗之四——名俗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父母都要給起個名字。大同地區(qū)給孩子起名字也有個風俗習慣,每位家長或父母都要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審美觀點、興趣愛好、期望景仰……等給孩子起名字,其標準要求是:讀起來好聽,叫起來響亮,寫起來好看,回味起來寓意深遠。能夠達到這四條標準的要求,則為好名字。凡是好名字,一定都是自己喜歡,家人喜歡,更會博得別人喜歡。 那么,如何才能夠達到以上的四條標準要求呢?筆者帶著這一難題,走訪了一些前輩、名流、專家、學者,綜合起來,大致有以下五點規(guī)律:

一、按家譜起名: 大同地區(qū)遠在隋唐時期,儒家思想已有發(fā)展,一些名門望族逐步產生,他們?yōu)榱遂乓约杭易逋怪酪u相傳,希望流芳百世,便著有家譜。書寫家譜中,一般按照輩數記錄祖輩的名字、官職、宦績……等,每輩都可續(xù)記。這種續(xù)寫家譜之風氣,到明清時期更加盛行,不但名門望族有,就連一般小康之家也有,尤其在農村,更為普遍。每當孩子一生下來,先查其父屬哪一輩?再查與小孩同輩的名字叫啥?小孩挨著兄弟姐妹的名字聯系起來應該叫啥?便定為名字了。這種按資排輩起名字最講究的家族,要屬儒家孔、孟、曾、顏四大望族(即:孔丘、孟何、曾參、顏回四家)。根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還,過魯,以太牢(豬、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趙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為了表示尊重儒學,都到曲阜祭祀過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經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賜給孔府三十個字: 希言公彥承,弘聞楨尚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1920年,孔子第76代衍孫孔令貽又續(xù)20個字: 建道敦安定,橘修肇益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自從乾隆皇帝賜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顏府也都相隨而來,均按此五十個字起名。自春秋以后,這四家子孫繁衍很多,遍布國內國外,大同地區(qū)也為數不少,他們在他鄉(xiāng)異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輩,敘罷輩分,定了稱呼,便有酒宴招待,問明情況,如果經濟困難,還要互相資助。

二、按期望起名: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父母都對孩子的性格、氣質、作為、事業(yè)等有個期望,有的期望功名利祿,有的期望榮華富貴,有的期望忠孝節(jié)義,有的期望仁智禮義信……等等,起名字時,就用這些詞匯;對女孩子則是期望她溫柔賢惠、如花似玉一般,因此起名時多用花、草、蘭、珍、英、玲、枝、梅、娥、鳳、欽、琴、霞、菊、桃、仙……等辭匯。

三、按地點起名: 父母的祖籍地、孩子的出生地、出生時間、父母的結婚地點以及值得紀念的時間、地點都可以作為名字。比如某位解放軍首長的兒子生在挺進太行山戰(zhàn)斗中,為了紀念太行山戰(zhàn)斗歲月,表達對太行山人民的無限深情,他便給孩子起了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太行;有個孩子出生時間是1960年,正是國困家貧之際,父母為了讓他牢記在心,便給起個名字叫陸零;有個孩子父親籍貫是陜西,母親籍貫是山西,則給孩子起名叫秦晉;又有個家長生第一個女孩叫玲玲,生第二個孩子時,很希望養(yǎng)個男孩,誰知偏偏生了個女孩,這位家長就希望以后于萬別再生女孩了,于是給這個女孩起名“止玲”,為了培養(yǎng)這個女孩有出息,將來放出花一樣的芳香,又將禁止的止字上面加個草字頭,恰好是個芷字,按字意來講,是個開著小白花,放出芳香的白芷。這件事情乍聽起來覺得有趣好笑,但從另一方面講,也反映了起名字的一種思路。

四、以巧遇起名: 孩子出生前后,父母做過什么好夢,出門時遇見什么事和物,有哪些值得紀念的,都是起名素材。比如有個孩子的母親在臨產時,夢見一條蛇,則給孩子起名夢龍;有個孩子父親夢過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則給孩子起名大樹;有的父母夢見黃金,則給孩子起名生金;無論夢見的事和物有多么不好,但為了取個吉祥,圖個吉利,都把它圓成一個好兆頭,并用“兇夢換吉夢”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五、按敬仰景物起名: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審美觀點,敬仰一定的景物,比如動物類有虎、豹、牛、龍、馬等;植物類有松、柏、林、花、楊。柳等;山水類有山、海、江、峰、石、水等;礦藏類有金、銀、鐵、錫、玉等;顏色類有紅、黃、藍、白等;甚至自然現象類的光、亮、明、日、月等。按照這些景物起名字,效果也不錯,尤其是近年來,獨生于多,起名字可以不必考慮其兄弟姐妹的排列,隨著社會的變遷,家族觀念的逐漸淡泊,更用不著考慮堂叔伯兄弟姐妹名字的排列,孩子的父母可以隨心所欲地給孩子起個滿意的名字。

大同風俗之五——旺俗

大同地區(qū)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發(fā)生各種聯系。因此,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 每逢春節(jié)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

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后,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御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游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孩子們也可以走街串巷觀察評論火堆大小,誰家的火堆大,著的旺,誰家的旺氣也大。正如清朝《大同縣志》所述:“元旦,家家鑿炭伐薪壘壘高起,狀若小浮圖。及時發(fā)之,名曰旺火,即省城達達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風俗習慣,在大同又有發(fā)展。不但在過年時生,就連平日辦婚喪大事或者重大節(jié)日時都生,有的是在冬季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圖吉利。若論旺火規(guī)模之宏大,造型之講究,當以懷仁旺火為最。它有四大特點:

一、選煤精良。在元宵節(jié)前預選優(yōu)質原煤,用機械或者人工挖掘出來,再精心切割成整齊方塊;

二、造型美觀。必須聘請高明師傅將旺火壘成底小、肚大、頂尖、內空的寶瓶形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燃燒凈盡而旺火不塌;

三、逐年增高。為了達到一年勝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壘砌旺火時,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體增高的尺寸大小,則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

四、規(guī)模龐大。每年懷仁縣城內街道都要壘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噸煤壘成,高達三丈,可謂規(guī)模龐大。 每逢元宵佳節(jié)華燈初上,這些旺火全部吐出長長火舌,直舔大地蒼穹,紅光耀眼,燦爛輝煌,恰似一條條吞云吐火的飛龍,邀游在錦繡人寰之中,給人們帶來了“吉祥如意”、“發(fā)家致富”的預兆。因此,方圓百里的人潮都要趕來觀看旺火,有的人還圍著最大的旺火正轉三圈,反轉三圈,以圖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這些繁華景象曾經轟動國外,一些港澳僑胞、國際友人也都接踵前來大飽眼福,為此載于吉尼斯世界紀錄,為大同旅游區(qū)增添了新的色彩……

二月二,龍?zhí)ь^民俗

二月二,龍?zhí)ь^,是大同的主要民俗之一。

大同舊時農歷二月初二,清早,各戶按當年治水龍錢的數目放置到茶壺內,所謂治水龍錢數目是指農歷正月第一個辰日為初幾,即是幾龍治水;再就是以治水龍錢數來預測年景的好壞。各戶提壺去井中汲水,打滿水后邊走邊灑,到家門口停,將剩余的水和錢一起倒入水甕,這就叫“引龍錢”。中午各家各戶吃面條或土豆粉條,稱為“挑龍尾”。這日,男女老少,修剪頭發(fā),名為“龍?zhí)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家戶戶用上自來水,像“引龍錢”這一項活動就失去了它的功能。記憶里母親多在這一日,買一塊白豆腐,剝一棵正月栽的間年蔥,豆腐一頭插蔥,一頭插枚硬幣,把其當做是龍,放置于水甕或是水池邊,引水進家。

傳統(tǒng)的二月二風俗,還是以推頭,修剪頭發(fā)最火爆,這日理發(fā)店多迎客進門,出來個個容光煥發(fā),大有一切從頭開始的感覺。不過多是男人推頭的多,女人臭美,沒幾個舍的修剪的。

二月二,總有種年的結束,來年開始的感覺,在心理上總覺過了二月二年就過完了。不過生活步伐的加快,春節(jié)的淡薄,傳統(tǒng)和民俗在人們的心目中已不是那么重要。

二、大同的簡介

大同市,山西省省轄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閑城市。

大同市位于山西北部,北緯39°54′~40°44′,東經112°06′~114°33′。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保定市相接;西、南與省內朔州市、忻州市毗連;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接壤。大同南北長約189公里,東西寬約136.9公里,總面積1417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9.1%。

大同市1949年5月建市,區(qū)劃經過多次調整,1993年與雁北地區(qū)合并,形成現狀。大同市現轄平城區(qū)、云岡區(qū)、新榮區(qū)、云州區(qū)4區(qū),陽高、天鎮(zhèn)、廣靈、靈丘、渾源、左云6縣,下轄鄉(xiāng)鎮(zhèn)街道145個(其中:鄉(xiāng)66,鎮(zhèn)33,街道46個)。村委會1967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332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105591人,有回、滿、蒙、朝鮮、壯族、土家、彝、錫伯、畬、侗、苗、白族、鄂溫克、藏、達斡爾、布依等18個民族,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回、滿族。

大同地處黃土高原的東北部,大同受燕山運動影響,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盆地、平川兼?zhèn)。丘陵山地?平川臺地少。全市平均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桑干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市,把該市割成西北、東南兩大區(qū)域。形成周圍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川的槽型盆地。境內山脈,分布在西北部的屬陰山山脈和呂梁山脈,由東向西橫亙全境。主要有雙山、二郎山、云門山、采涼山、雷公山等。東南部屬太行山脈,主要有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境內最高點位于陽高縣六棱山西黃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處為靈丘縣冉莊出境處的花塔村,海拔僅558米,高差1862米。盆地分若干小塊,最大的大同盆地,位于七峰山、洪濤山和恒山之間的桑干河流域,面積為5127平方公里,分布在大同市區(qū)、大同縣和陽高縣。此外,廣靈、靈丘、渾源、左云尚有一些山間盆地,總面積只有500多平方公里。

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區(qū),晝夜溫差大,多年平均氣溫6.6℃。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際變化大。

境內河道屬永定河水系的有桑干河、壺流河、南洋河、御河等,屬大清河水系的有唐河。永定河水系流域面積10831平方公里;屬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積2071平方公里。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桑干河、南洋河、壺流河、唐河4條;二級河渾河、御河、口泉河、白登河、黑水河、段家溝、澗西溝、華山河、塌澗河等9條,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桑干河,自西向東北橫貫全市,流經大同、陽高等縣,長55.6公里,流域面積7262平方公里,年均流量7.34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渾河、御河、口泉河等。全市大小水庫111座,其中,中型水庫6座,即冊田、孤山、十里河、恒山、趙家窯、文瀛湖水庫?値烊萘繛6.79億立方米。其他小水庫庫容1.06億立方米。市內水資源貧乏,且區(qū)域分布不平衡,邊境多水,盆地少水,山區(qū)缺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

大同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大同有山有水,尤以山多著名。五岳中的恒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是儒釋道三教同修的盛地。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氣勢壯觀,景色如畫,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桑干河是大同的母親河,自西流向東北橫貫全市,為大同典型的“北雄”特色憑添一抹江南的水秀。1991年5月,國家旅游局公布大同為首批中國國線景點旅游區(qū)。它是以云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游區(qū)。區(qū)內有世界文化遺產一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余處。其中居全國“文物之最”就有7處:云岡石窟為我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石窟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建筑面積之宏偉,殿頂鴟吻之高大,均為全國佛寺之最;下華嚴寺天宮樓雕塑藝術,堪稱遼金時期的“海內孤品”;善化寺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九龍壁是我國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龍壁;懸空寺是我國惟一的高空絕壁建筑,也是我國罕見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雁塔為國內建筑位置罕見的城墻上八角七級空心磚質瞭望塔。大同的山水,大同的景致,無不彰顯著美麗精致、古典高雅,以及王家之氣。

大同也是一座物產富饒的城市,豐富的礦產資源,極厚的煤炭儲量,為大同贏得了“中國煤都”和“國家重要能源基地”之譽。大同煤炭不僅儲量豐富而且品位很高,是世界著名的工業(yè)優(yōu)質動力燃料,被稱為“工業(yè)精粉”。全市草地面積廣闊,野生植物種類眾多,僅經濟價值較高的就有736種;野生動物215種,占山西全省種數的53.2%。其中黑鸛、天鵝等26種列入國家級保護動物。大同的銅器、恒山黃芪、黃花、皮毛等都是有名的土特產。大同的戲劇“耍孩兒”、“羅羅腔”、廣靈的染色剪紙等都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大同傳統(tǒng)文化相關文章分享

太原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山西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衡水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廊坊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
滄州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承德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張家口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保定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
邢臺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邯鄲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