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會后,顧海良(左三)與青年學生深入交流。王瑤 攝
“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新判斷,對時代新人成長有什么新要求?尤其是對我們法大師生有什么新要求?”3月29日晚,中國教育報刊社“宣講行高校行”大型主題活動首站走進中國政法大學。首場活動邀請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原黨組成員顧海良為中國政法大學師生作了題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新判斷 時代新人成長的新要求》的報告,向青年學子宣講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本質特征。
會場座無虛席,來自學校各個學院、不同專業(yè)的師生聚精會神,聆聽科學理論。
顧海良首先講解了黨的八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及黨的十九大關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三次判斷及其意義。“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矛盾的新判斷。”顧海良指出,“美好生活”的內(nèi)涵除了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外,還增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新需要。而“美好生活”的需要,除了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的需要,還包括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的各種需要。
顧海良說,近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白鳛楫敶髮W生,特別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在五大發(fā)展建設中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在未來發(fā)展中,我們面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需求,能不能作出自己的貢獻?能不能在2050年的時候自豪地說‘我無愧于這個時代’?”顧海良的提問引起了在場學生的思考。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那嗄陮W子!鳖櫤A颊f。
一個半小時的報告,始終在激昂、奮進的氛圍中進行。
報告結束后,學生們?nèi)圆辉干⑷,帶著自己對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思考,主動與顧海良進行深入交流。
“自媒體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弘揚?”該校民商經(jīng)濟學法學院2017級一名博士生提問!拔覀冏鏊枷胝谓逃ぷ,一定要講清、講深、講好、講透,要用我們國家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用中國人走的道路和整個世界發(fā)展的廣闊視野,講好當前我們應該堅持什么樣的思想道德,堅持什么樣的價值觀念!鳖櫤A颊f,“我們一定要相信年輕一代,多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講清楚,這一點我是有信心的。”
“近期中美貿(mào)易摩擦頻發(fā),結合十九大報告提到的‘四個自信’,您如何看待赴美留學問題?如何用中國的價值觀反觀歐美?”一名本科生問道。
顧海良回答說:“在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中,各種挑戰(zhàn)會越來越多。我們要交流、交融、交鋒,要認識到我們還有很多不足,要利用世界各國各民族一切優(yōu)秀的東西為我所用,成就強國偉業(yè);而在涉及國家根本利益、涉及意識形態(tài)根本問題時,我們要敢于交鋒。這也是我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捏w現(xiàn)。我們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們走自己的路就要有自己的擔當和勇氣。”
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助理肖寶興看來,顧海良的報告邏輯嚴謹、內(nèi)涵豐富、思想深邃,從哲學高度剖析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三次變化及當時的背景,讓大家更加深刻認識了黨的十九大作出這一論斷的深層原因,這一論斷的作出是我們黨認識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又一次升華。
“報告讓我對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理解!痹撔2017級法律史博士陳泉廷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為一名法學博士研究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牢固樹立與*同心同向的遠大理想,在所學專業(yè)和本職工作中有所突破,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膹妵细窠ㄔO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