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學法心得體會范文精選

思而思學網

探究教學法心得體會【一】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和“民主合作”的教學觀,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拓展和延伸教學空間,實施“教學內容活動化,教學活動內容化”,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平臺。在實踐中,我感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做到這一點。

一、什么是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

所謂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從宏觀到微觀逐層分解知識,把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歸納概括成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提出來,然后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閱讀教材,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最后請不同程度的學生歸納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教師進行點評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我認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有以下優(yōu)點:

(一)貫徹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也就是說我們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有些教師上課時學生開小差的較多,課堂效率較低,就是因為單純依靠教師講解的課堂教學,沒有面向全體學生,使一部分學生感覺自己是課堂教學的旁觀者,激發(fā)不起他們的興趣,不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導致精力不集中。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細化成多個問題,并且根據難易程度把問題分為A、B、C三個等級,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這樣,就使每個學生都明確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都有被提問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學生就不能再把自己當成課堂的旁觀者,否則,回答不出來問題是要臉紅的。因而,絕大多數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課堂教學中,認真閱讀教材、積極參與討論,為回答問題做準備。

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入班成績比較差,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看小說,好多老師上課都放棄了他。我上課時,針對他這種情況,專門讓他回答一些最簡單的問題,像“是什么”等通過看書可以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問題。剛開始,他也不配合,根本不去看書、思考,起來就說不會。這時,我告訴他在課本就能找到答案,讓他讀出來。這樣,他感覺老師沒有放棄他,并且稍加努力他也可以回答出問題,所以他上課不再睡覺或看小說,而是根據要求去看課本,參與小組的討論,慢慢的有了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了。

(二)貫徹了“民主合作”的教學觀。

樹立“民主合作”的教學觀,就是要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通過民主討論、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其實質是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提出問題,從宏觀上把握學生學習的方向,而解決問題的任務則主要是由學生來完成的。這樣,教師就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合作探究的引導者,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解放為主動的知識探究者,通過生生討論、師生討論來獲取知識。經過這一變化,教師從繁重的講授知識的任務中解放出來,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則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必須積極地去思考、討論,否則,就不能得到問題的答案。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提問??討論??回答??點評”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各有所談、各有所識,互相啟發(fā),共同尋找答案,領會知識本身的意義。

為實施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我把全班同學分成九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又根據程度不同分為A、B、C三個等級。小組討論時,不同程度的學生則成為不同等級問題的中心發(fā)言人,比如,對于簡單的A級問題,由程度較差的A級同學主要回答,其他同學作補充。并且,我又在小組之間引入競爭機制,引導小組間相同等級的同學進行競爭。比如,一組的A類同學回答A級問題,回答不好,由其他組的A類同學進行補充,哪個小組回答得好,則給予充分的肯定。每兩周評選出最佳小組、最佳同學以及進步最快的同學。當然,這個等級的劃分只是由我自行掌握,不對外公布的,避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這樣,課堂上每個人都有任務,都有競爭對手,學生之間,既是探究問題的合作者,又是競爭對手,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有利于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更多地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自主學習的能力則是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就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一節(jié)新課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講,往往非常抽象,不知從何處下手學習,更不知重點、難點是什么,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細化為若干個問題,就相當于把一塊原先無從下嘴的大肉切成了許多小塊,方便了學生“下嘴”,使學生愿意去“吃”。另外,把零碎的知識問題化后,學生知道了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學習起來就有了很明確的目標,努力朝這個目標前進,避免了盲目的低效率的重復。

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要閱讀課本,分析總結,要求學生從課本的敘述中概括出有用的信息點,構建起知識網絡,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自主學習過程要進行小組討論,特別是對于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討論,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辨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前考試時,學生最怕做的題就是主觀題,得分率非常低,原因就是分析材料的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差,即使基礎知識都會背了,也不會用。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后,經過一學期的實踐,學生主觀題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不少學生認為正是課堂上自主學習的過程鍛煉了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施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一)問題的設置要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情商對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要學”和“要我學”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為此,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的情緒處于積極亢奮狀態(tài),能自發(fā)地去學習,激發(fā)學生尋求正確答案的積極性。教師要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問題,而且問題設計形式要多樣。

比如,在教授“矛盾的概念”時,我是這樣設置問題的:我首先把一個比我高的同學叫上講臺和我站在一起,問“我們兩個誰高?”學生感覺老師怎么問這樣的問題,不知道我葫蘆里要賣什么藥,興趣一下子上來了,都在期待著我下一步要干什么。然后,我讓他回到座位上,問“我高還是矮?”這樣,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也很容易的明白了高和矮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從而明白了“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

(二)問題的設置要有啟發(fā)性。

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要設置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因為啟發(fā)性的提問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愿望,促進學生的思維。啟發(fā)性提問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通過這一問收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境來,通過這一問使學生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大膽想象,更通過這一問使學生產生一種“欲罷不能,躍躍欲試”之態(tài)。這樣思維的火花,智慧的靈感就會不斷產生。

我在課堂上,有時通過一些典型案例情境進行啟發(fā),有時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討論、辯論啟發(fā),有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試驗啟發(fā)。比如,在教授《人的認識從何而來》這一框題時,我就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模擬試驗:我準備了三個燒杯,一個放入自來水,一個放入白酒,一個放入白醋,我讓教室靠后的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杯子里分別放的什么。他沒法回答出來,同學們也感覺這個問題沒法回答。我又問怎樣才能分辨出杯子里放的東西?學生眾說紛紜,我請一位學生回答,他走到講臺上聞一聞之后迅速給出了正確答案。我因勢利導的問,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同學們很快明白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一道理。

(三)問題的設置要難易適中,難易結合。

探究性提問的難度要適中,既不能設置太容易,也不能設置太難。問題太容易,學生不用過多動腦思考就能回答出來,就失去了探究的意義;問題太難,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就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要把握住這樣的尺度:問題經過學生思考、討論之后基本可以解決。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更激發(fā)了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但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為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應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讓他們回答“是什么”的問題。這些問題只需要通過閱讀課本就能找到答案,他回答出來后能有一種成就感,有助于恢復他們的自信心,這比學會知識更重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再逐步培養(yǎng)他去解決疑難問題,學生就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僅能夠解決疑難問題,而且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生。

在問題的設置上,我也走過了彎路。剛開始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時,問題設置得有些難,總認為如果問題設置太簡單,一是顯得老師太沒水平,二來也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經過一段時間,我發(fā)現效果很不理想,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學生對我也越來越敬而遠之。我及時召集部分同學的座談會,經過交談,問題找到了:本身同學們都剛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互相還不熟悉,正好我問的問題又有些難,所以同學們都“明哲保身”,都恐怕回答錯了,在同學們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都三緘其口。找到癥結后,我迅速改進,問題的設置不再以我的意志為主導,而是考慮到學生的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面向不同程度的學生。由于每個學生都有問題要思考回答,并且稍加努力都能回答出問題,有成就感,所以課堂氣氛很快就活躍起來了。

(四)要有中肯的評價

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的點評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有人認為通過前面的探究,問題已經解決掉,學生已經掌握知識,教師的點評就可有可無了。其實,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不能可有可無,而且還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老師的點評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因此,老師的點評要以鼓勵為主,力求避免在課堂上批評指責學生。當學生把問題回答出來之后,老師要絕不吝嗇溢美之詞,哪怕一個“好”字對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獎賞。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我們既不能放棄他另找學生回答,更不能對他批評指責,因為這樣,會損傷他的自尊心,使他產生抵觸情緒,不愿再學這門課,久而久之,就會自暴自棄。正確的做法應是積極的引導、啟發(fā),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他會對你心存感激,“親其師,信其道”更會激起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總之,實踐證明,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精神,符合“三貼近”原則,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應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推廣運用。

探究教學法心得體會【二】

在不斷的學習探索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在仔細研究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全縣一線老師的共同努力,凝聚著中小學教師的智慧,滲透著無數探索者的心血與汗水,我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提出了我們濮陽縣的本土教學模式---四步探究教學法。通過學習四步探究教學法,使我們都已感受到四步探究教學法的精髓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學習使我倍受啟發(fā),從學習中得到了一定的心得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 點燃激情

適宜的教學情景在潤物細無聲中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讓學生自主的發(fā)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因此導課要切實有效,要圍繞學習目標進行,導課的角度應與三維目標有機結合,切忌單純?yōu)閷дn而導課,盲目的搞笑與逗樂更不可取。最好在上課前,教師就要認真詳盡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突破口,精心準備,營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讓每位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這樣每位學生都有一種探究新知識的渴望、奮力向前的沖力。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閱讀包括課前自讀和課堂閱讀,做到有目的而讀。課前自讀指學生自讀文本,存疑置難,要求學生讀、查、思、寫、記。讀要讀得正確流利,達到初步感知的目的,查指查閱工具書和有關資料,為進一步學習做打基礎;思指初步思考本課的主要內容,寫是摘記知識要點和難點;記指初步識記重點字詞及文學常識等。課堂自讀要求學生最好默讀,即不出聲,邊讀邊想,便批注,把讀文本的感受,體會及遇到的問題在課本上作旁批,這都是為下一步的質疑做準備。質疑要引導學生圍繞本課學習目標設問質疑,防止漫無邊際的設疑。學生自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需要問題。教師設疑,教師根據教參、自己備課預設提出問題,最后師生相互補充、合并、梳理歸納出本節(jié)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即自學提綱。老師要借助文本材料堅持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質疑,從標題到內容,從語言形式到層次結構,從關鍵詞句到主題思想都要敢于質疑。質疑的問題忌瑣碎重復,要有探究的價值要重視質疑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思考-發(fā)現-提問-篩選-梳理的思維過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學生設疑的基礎上,隨機轉化、歸納和補充,最終梳理課文要探究的主要問題。

自主探究,問題來自學生須再回到學生中去,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近文本,讓他們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潛心文本,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尋求問題的答案。

三、多邊互動,合作探究

在個體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發(fā)表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獲。教師審時度勢,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班級匯報等多重對話。通過生生、師生多邊而有效的對話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問題的答案,提升對文本的認識,以此達到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張揚個性的目的。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關鍵在于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達標訓練,以達到運用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但是應注意達標的意思并非都是出題考學生,可以隨著教學的進程對學生達標情況進行考查,也可集中考查。例如學習古詩要達到會背誦默寫的目標,進行完這一項內容進行提問,或找學生上黑板演示,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同桌互相監(jiān)督檢查等,落實達標要求。

學生能夠完成目標,稱謂達標;大多數完不成任務,教師要及時調整課堂,找出學生沒學會的原因,及時進行矯正,直到學生明白。課后還要進行跟蹤。

總之,"四步探究教學法"是在課程改革基礎上提出的符合我們教育教學實情的一種教學模式,帶有鮮明的"本土"特色和深深的個性烙印。我感覺它的最可貴之處在于讓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而不是被動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而不是被動解決問題;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單純的"學會",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由單一接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根本轉變,實現了教師由知識的傳承者到創(chuàng)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換位。這就是我們必須理解的"四步探究教學法"的科學實質和深刻內涵,也只有理解了這個內涵,我們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才能做到融會貫通,才能力戒形似而神異,才能達到心中有模而實際無模的境界。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