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2萬人。其中,城鎮(zhèn)常住人口264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為66.5%,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1萬人,出生率為12.9‰;死亡人口24.1萬人,死亡率為6.1‰;自然增長率為6.8‰。年末戶籍人口數(shù)為3896.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16萬人。
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間,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省境內(nèi)山峰聳峙, 丘陵連綿,依山傍海,呈“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下轄9個地級市,包括29個市轄區(qū)、12個縣級市、44個縣,其中福清市是福建省第三人口大縣。
福清市是福建省縣級市,由省會福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由陸地、半島、島嶼組成;市境北鄰長樂區(qū)、閩侯縣、永泰縣,西鄰涵江區(qū),南與莆田市南日島隔海相望,東與平潭縣隔海相望。
建縣前
上古時期,禹鑄九鼎分天下為九州,今境屬古揚州地域。周朝建立后,推行分封制,春秋戰(zhàn)國時期均屬越國管轄,戰(zhàn)國中期越國滅亡后屬閩越王國,秦朝統(tǒng)一后屬閩中郡轄境。
西漢建國后,今境屬閩越國統(tǒng)治區(qū)域,直至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遣大軍攻滅閩越國。三國時屬吳國建安郡轄境,西晉時屬晉安郡轄境,南北朝時基本延續(xù)不變。
萬安縣福唐縣
唐朝武德六年即公元623年,于今長樂區(qū)設長樂縣,今境屬長樂縣管轄;武則天在位期間,公元699年劃長樂縣南境八鄉(xiāng)之地,設萬安縣,以八鄉(xiāng)之中的萬安鄉(xiāng)為名,縣治即設于今市區(qū)。到了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改元天寶,大赦天下,同時更改了全國不少地名,萬安縣改名福唐縣。
永昌縣福清縣
五代十國中前期,今境屬十國政權之一的閩國統(tǒng)治區(qū)域,公元908年,閩王王審知為祈求閩國“永遠昌盛”,改福唐縣為永昌縣。后唐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永昌縣復名福唐縣。
公元933年,閩王王延鈞正式稱帝,自稱“閩國皇帝”,改福唐縣為福清縣,縣名取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語中的"永福"、"清源"二詞。
福清州福清縣
兩宋時期,福清縣均隸屬于福州,南宋末年改隸于福安府,元朝初年隸屬于福州路。公元1295年福清縣因戶口滿4萬戶升為福清州,明朝建立后次年即公元1369年降為福清縣,明清六百年間均福清縣隸屬于福州府。
新中國成立后,福清縣先后隸屬于福建省閩侯專區(qū)、晉江專區(qū)、閩侯專區(qū),1970年改屬莆田地區(qū),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后改屬福州市。1990年12月26日,撤銷福清縣,設立縣級福清市。
縱觀福清的歷史,秦朝至唐朝前期900年間,今境內(nèi)均未獨立建縣。武則天當皇帝時期于公元699年設萬安縣,此為今境內(nèi)獨立建縣之始,距今已有1300多年。此后縣名經(jīng)歷了萬安縣—福唐縣—永昌縣—福唐縣—福清縣—福清州—福清縣的歷史演變,“福清”之名自公元933年沿用至今已有1000余年。
福清市陸域面積1519平方公里,下轄7個街道、17個鎮(zhèn),201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39.12萬人、2018年末常住人口131.6萬人,是福建省第三人口大縣。
兩宋至明清時期,福清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有名的歷史人物有:鄭俠為北宋后期一代名臣,鄉(xiāng)人為紀念其取名的“一拂街”街名使用至今;黃祖舜南宋前期官至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宰相);葉向高是明朝晚期政治家,萬歷、天啟年間兩度出任內(nèi)閣輔臣(宰相);楊振為清朝狀元,官至殿閣大學士、太傅,封爵義天公;此外,福清還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祖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