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紅衣姜夔翻譯賞析,是由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姜夔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所懷之人是誰,現(xiàn)已無從考證,但無論所壞之人是誰,這首詞的至深之情,都是能感動人肺腑的。
原文:
惜紅衣·吳興荷花
姜夔
枕簟邀涼,琴書換日,睡余無力。細灑冰泉,并刀破甘碧。墻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渺天北?上Я吷惩,不共美人游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惜紅衣字詞解釋:
[1]枕簟(diàn):枕席。邀涼:乘涼,納涼。
[2]細灑:細心清洗。并刀:古時并州(今太原一帶)所產(chǎn)的刀,當時以利、快聞名。甘碧:香甜新鮮的瓜果。
[3]墻頭喚酒:化用杜甫詩《夏日李公見訪》:“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墻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城南詩客:指杜甫在《夏日李公見訪》中杜甫借酒所居于“僻近城南樓”。作者在這里感嘆不如杜甫,無佳客來訪,無鄰家有酒可借,一喚能從墻頭遞過來。
[4]西風消息:秋天的信息。
[5]虹梁水陌:拱橋和湖堤。
[6]維舟:系船。
[7]同賦:這里作"同賞"。三十六陂(bēi):泛指湖塘多。
惜紅衣翻譯: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涼,撫琴讀書打發(fā)時光,即使睡醒了也覺疲憊無力量。用泉水細細地清洗,用利刀將鮮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著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著墻頭把酒索,又有誰會來問候我,我不是那城南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風微寒,落葉的柳樹,哀鳴的老蟬,都在告訴我已經(jīng)到了秋天。
眼前拱橋如月,湖堤漫長,魚兒隨波嬉游,湖面飄著清香,荷花卻已半數(shù)凋零枯黃。系船登岸遙望故鄉(xiāng),在那茫茫天際的北方?上г谶@水岸沙邊,不能與舊時的美人一同游覽。想問什么時候才能同賞,眼前這水鄉(xiāng)湖塘秋日的風光?
惜紅衣創(chuàng)作背景:無
惜紅衣賞析:
此詞藝術(shù)造詣頗能見出白石詞創(chuàng)作的特色。首先,是結(jié)構(gòu)意脈之曲折精微。上片前三韻共七句,刻繪了種種生活細節(jié),看似與懷人無關(guān),但層層暗透寂寞之感,卻正是懷人之苦的鋪墊與烘托。歇拍與換頭三韻共六句,描寫時序變遷的消息,則是暗示離別已久之感,別易會難之悲,意脈已漸趨懷人之本意。但仍未點明此意。直至最后四韻六句,才一氣傾注出望遠懷人相思期盼之苦。末句又嘆何時能同賞荷花,與詞序所述自己“數(shù)往來紅香中”遙遙映射,既有照應(yīng),又有發(fā)展?v觀全幅,結(jié)構(gòu)曲折而意脈精微,層次分明,而意緒疏動,貫通全文。尤其千回百折于現(xiàn)境之內(nèi),顯然有別于清真詞的時空錯綜之結(jié)構(gòu),可謂白戰(zhàn)不許持寸鐵,確實表現(xiàn)出白石自己的特色。其次,是風格之清新剛勁。這要從兩個角度分論。論其筆法,有清疏空靈之美,比如宕開筆墨去描摩生活細節(jié)、時序景物:“墻頭喚酒”以下五句,運用杜詩,有正有反,有明有暗,不粘不脫,稱意愜心,語同己出。又有剛勁峭拔之美,有如從暑日夏景之宜人硬轉(zhuǎn)至西風消息,從虹梁、水陌、魚浪之美景硬轉(zhuǎn)至荷花紅衣狼藉之凄景。論其字面句構(gòu),亦有生新精健之美。如邀涼、換日、吹香、眇天北等,無不字字新奇,句句生輝。而且全篇辭無虛設(shè),筆無稍懈。(白石詞幾乎篇篇無敗筆,這只有清真詞可與媲美。)這樣獨特的筆法與字句整合,遂產(chǎn)生清剛之風格。第三,是聲情與詞情妙合一體。宋代精于音律的詞人,前有清真,后有白石。
個人資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jié)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fā)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fā)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xù)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