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1月26日刊登的《教師流失困擾農村教師》,報道了一些地方農村學校優(yōu)秀年輕教師流失的現(xiàn)象,這樣的情況在筆者任教的山東青島同樣存在。
當下,在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壁壘逐步打通的格局下,農村教師進城的比例逐步增大。誠然,一方面,此舉有利于城市學校補充新鮮血液,逐步優(yōu)化師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農村教師走出山溝溝,領略色彩斑斕的城市教育。
不過高興之余,一個現(xiàn)象不容回避:由于教師流失,新教師又一時難以到位,不少農村學校的教學工作陷入癱瘓,校長心里十分糾結。優(yōu)秀的農村學校竟然成了城市學校的“育師場”,依筆者近20年一線教學經驗而言,這樣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現(xiàn)實不容回避。
鑒于此,當?shù)亟逃鞴懿块T應該盡快細化頂層設計,規(guī)范城市學校到農村學!巴趬δ_”的行為。一是加強制度完善。“挖墻腳”不見得都是壞事,但必須切實規(guī)范引進農村教師行為。比如說,限定人數(shù)、對口交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能只引進不輸出。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不妨考慮城市師資下鄉(xiāng)鍛煉、交流。唯有此,才能真正促進整個區(qū)域的師資均衡發(fā)展,而不至于出現(xiàn)城市學校門庭若市、農村學校門可羅雀的天壤之別。二是根據各城市學校師生比,確定哪些學校符合對口引進與輸出的條件。切忌隨便進進出出、人為造成城市學校人浮于事、農村學校人跡罕至的師資失衡格局。
此外,教育部門應逐步改善農村教師福利,用精神關懷和物質福利留住那些想進城教師的心。首先,教育部門要加大暖心工程,溫暖農村教師那顆扎根山村的心。城市和農村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福利和待遇的確迥然不同,或者說有明顯差異。此事不容回避,也無法短期消除。不過,有一點大有可為:政府部門加大人文關懷、福利傾斜,切實讓農村教師不舍得、不忍心離開山溝溝。比如說,及時了解農村教師的內在需求,解決他們的家庭困難、婚姻問題等生活實際難題,就是一條切實可行之路。其次,讓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流動起來,從根本上杜絕只引進不輸出的怪現(xiàn)象。比如,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加強合作,增加一些對口交流互動:手拉手、師資互補等,這些都是比較靠譜的選擇。
其實,城市學校到農村學!巴趬δ_”不可怕,可怕的是,相關職能部門熟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