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普專題片《我們需要化學》觀后感

思而思學網(wǎng)

科普專題片《我們需要化學》觀后感1

《我們需要化學》系列科普專題片匯聚多位化學權威及中科院院士、研究員,一同為化學正名、為化學發(fā)聲。這套科普紀錄片分別以“化學的起源”、“化學與人類飲食”、“化學與材料科學”、“化學與生命科學”以及“展望未來化學”為題材,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呈現(xiàn)化學的本源以及我們生活的化學本質。

作為一名化學工作者、一名化學教師,觀看了此紀錄片深感提高公民化學科學素養(yǎng),我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首先,在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科學課中可普及本片,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科學品質的先機,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興趣、情感和意志等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化學科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也至關重要。

其次,于基礎型課程而言,本片既從學科發(fā)展和演變的歷史側面解讀了某些我們課本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教材上幾行簡潔的平心靜氣的文字,在它的背后隱藏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在這之中有科學之間的爭執(zhí)和斗爭,有科學家的血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本片動態(tài)的引人入勝的呈現(xiàn)方式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科學家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本片又呈現(xiàn)了某些化學概念、規(guī)律的由來和演變,這對一線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理解概念或規(guī)律的本意有助力作用,能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學科發(fā)展脈絡,從而樹立化學學科意識?茖W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喬治?薩頓認為:“使科學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對科學進行歷史考察!币驗椤盁o論科學可能變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本質卻是人性的”。

總而言之,生活需要化學,化學的創(chuàng)造力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和發(fā)展化學學科,重視化學人才的培養(yǎng)。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對化學的重要性給予應有的認同,為提高公民化學科學素養(yǎng),為吸引更多、更優(yōu)秀的學生從事化學事業(yè)盡己之力!

科普專題片《我們需要化學》觀后感2

2017年暑假自7月2日起,上海教育電視臺每天10:50,播出系列科普專題片《我們需要化學》,共六集:第一集《化學慧光》、第二集《飲食之源》、第三集《絢麗生活》、第四集《迷人材料》、第五集《生命旅行》、第六集《走向未來》。該系列科普專題片分別以“化學的起源”、“化學與人類飲食”、“化學與材料科學”、“化學與生命科學”、以及“展望未來化學”為題材,深入淺出地為觀眾呈現(xiàn)化學的本源,以及我們生活的化學本質。該視頻獲得上海市“科技創(chuàng)新新行動計劃”科普項目資助,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上海埃諦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

該系列科普專題片以“人類文明的開始--火的發(fā)現(xiàn)與使用”及“上海上師初級中學的同學們開始的人生中第一堂化學課”開篇,告訴觀眾“人類與化學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專題片中的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戴立信院士紳士風度、神采奕奕的講說化學的起源,介紹了早期化學家們的工作,以一種通俗而不失科學嚴謹?shù)姆绞礁嬖V人們,什么是化學,為什么我們需要化學。

這讓我想起2015年下半年引爆輿論的一則化妝品廣告語“我們恨化學!”??簡短的五個字里有商家的故意炒作吸睛,同時也折射出這個時代一些偽科學者的荒唐、無知。當普通公眾被這樣的新聞事件無端誤導,并開始對于“化學”越來越敏感,甚至越來越害怕時,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化學工作者,我們可以做點什么?這個事件發(fā)生后的一年半來,以北大周公度教授、及多位化學院士、知名化學家為代表的化學從業(yè)者,還有諸如化學加這樣的行業(yè)微信公眾號,都更加有意識的做了大量的化學科普工作。本系列科普專題片《我們需要化學》更是將化學科普這一公益行動搬上了熒屏。也算是電視的誤導還得電視來疏導,非常有意義!

身為一名中學化學教師,我們要立足于本職工作,不僅要教好書、上好課,還需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化學科普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們科學的人生觀。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我們在傳道授業(yè)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們多角度的看待化學。我們需要化學,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就像一把利劍,它本身沒有好壞,就看你去怎么用,縱觀整個歷史,化學的功遠大于過。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