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豫劇張伯行觀后感【最新】

思而思學網

《張伯行》以熱鬧歡騰的壽誕開場,熱鬧之下暗藏殺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張伯行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豫劇張伯行觀后感【篇一】

豫劇《張伯行》刪繁就簡,集中焦點,以江南科考舞弊案為故事主線,以江蘇巡撫張伯行與兩江總督噶禮的正面沖突為主要矛盾,展開了一場廉潔與貪腐、正義與邪惡的驚心動魄的交鋒,以點帶面地刻畫了張伯行的精神與人格,而故事的編織又做到了步步為營,環(huán)環(huán)相扣,張弛有度,戲味十足。

以李樹建為代表的藝術家們的出色表演,也是該劇的一大亮點。相對于“義孝節(jié)三部曲”中程嬰、張元秀、蘇武式的衰派老生,張伯行呈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特點,李樹建在保持以情灌注、體驗與表現(xiàn)相結合、程式化與生活化相統(tǒng)一的李派特色的基礎上,做出了新的拓展。如果說與妻子抱頭痛哭時的長篇詠嘆最能體現(xiàn)李派唱腔的蒼涼悲愴,那么“青菜賀壽”的匠心獨運、當庭審案的機智果敢、怒斥噶禮的大義凜然、金殿述懷的滿腔憂憤,則賦予了李樹建的表演藝術以大氣、壯烈、豪邁、奔放的美學風貌。

《張伯行》的幾個配角也都性格鮮明,王惠的嗓音寬闊明亮,表演豐厚圓潤,一個公而忘私、深明大義的噶母形象躍然臺上;賈文龍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唱出了康熙胸懷天下的氣概;李庚春飾演的噶禮,殘暴之中暗含狡詐;袁國營飾演的欽差總共只有幾句唱詞,但他那委婉洪亮的唐派“二本腔”一出口就是滿堂彩。尤為難得的是,魏俊英飾演的張夫人、孟祥禮飾演的老秀才盡管唱詞不多,卻都以全心投入的演唱感動了觀眾。張伯行為了不連累親人,要忍痛與夫人離別,張夫人做出了這樣一番告白:“你坐監(jiān)我給你把飯送,你殺頭我給你收尸身。披麻戴孝回老家,安安穩(wěn)穩(wěn)送進墳。每頓飯照樣給你盛一碗,清明節(jié)我給你把紙錢焚。百年后跟你葬一起,下輩子還做你的人!”這樣的語言平凡質樸之極,魏俊英唱來卻是字字融深情,句句含熱淚,怎能不令人潸然淚下?賄考者飛揚跋扈,眾生員無辜被抓,老秀才忍無可忍,終于失聲痛哭:“可憐我寒窗苦讀數十冬,從少年讀成白頭翁。……一生科考一場夢,夢到盡頭恨無窮!”孟祥禮這段唱如泣如訴,酣暢淋漓,將滿腔的憤恨、懊惱、悲傷、無奈傾瀉而出,把人的心都要唱碎了。這個僅有一段唱詞的老秀才就深深地印在了觀眾的腦海中,以唱傳情、以情動人的豫劇之美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豫劇張伯行觀后感【篇二】

近日由省紀委大型新編廉政歷史劇《張伯行》,此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將張伯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扣人心弦,深受好評。

由于張伯行為官清廉,以百姓為心,從不以私廢公,故能深得士民的衷心愛戴,因而福建士民在鰲峰書院之旁為他建祠塑像;江蘇建春風亭為其立祠;山東立其生祠于五岔口,這就是為官清廉者在人民群眾的地位。而今一些官員精神空虛,自律失控。物欲橫流,想入非非。利用人民賦予的手中權力忘乎所以,作威作福,為所欲為,貪污腐敗,走向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面,成為歷史的千古罪人。我們每位黨員干部要牢記宗旨,珍惜幸福,時刻繃緊清正廉潔這根弦,才能真正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爭做人民滿意的公仆!

豫劇張伯行觀后感【篇三】

張伯行一生經歷豐富,功績卓著,既是廉潔自律的清官、不畏權貴的斗士,也是窮理致知的醇儒、學富五車的學者,尤其是殫精竭慮治理水患,違背上命開倉賑災,廣散家財解民倒懸,廣建書院促民教化,等等,選其任意一點搬上舞臺都可光彩照人。豫劇《張伯行》刪繁就簡,集中焦點,以江南科考舞弊案為故事主線,以江蘇巡撫張伯行與兩江總督噶禮的正面沖突為主要矛盾,展開了一場廉潔與貪腐、正義與邪惡的驚心動魄的交鋒,以點帶面地刻畫了張伯行的精神與人格,而故事的編織又做到了步步為營,環(huán)環(huán)相扣,張弛有度,戲味十足。

一方面,《張伯行》緊扣科考舞弊案的主干一氣呵成,以情節(jié)的起承轉合實現(xiàn)結構的完整統(tǒng)一。一二兩場舞弊案發(fā)、群情激憤,三至五場對簿公堂、劍拔弩張,六至七場赴京攻辯、天理昭彰。全劇做到了立主腦,減頭緒,絕無旁逸斜出的細枝末節(jié),情節(jié)緊湊,沖突集中劇烈。開篇第一場將科考放榜與噶母壽誕置于一處,是一個出色的安排。這場戲清晰地交代了科場舞弊案的環(huán)境氛圍,為此后的沖突展開提供了有力的動作支點;初步揭示了張伯行、噶禮在性格特點、價值觀念及處事方式上的對立立場,為二人此后的生死較量營造了充分的行為動機;直接展示了江南官場的奢靡之風,暗示反腐任務之沉重及張伯行治貪之艱辛;正面刻畫了噶母深明大義、不徇私情的性格特征,為劇末噶母為張伯行仗義執(zhí)言、大義滅親之舉做了性格、情感和心理上的鋪墊。而最后一場康熙對群臣的訓諭,盡管或多或少存在著配角遮蔽主角的問題,可從敘事的角度看,確是全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劇作沖突抵達制高點后的“解結”所必需,同時還是借康熙之口強化主旨,是全劇激濁揚清的主題升華之關鍵所在。

另一方面,該劇雖然沖突劇烈,卻并非長驅直入,而是一波三折,動靜相間,冷熱相濟!稄埐小芬詿狒[歡騰的壽誕開場,熱鬧之下暗藏殺機;欽差審案剛到關鍵處卻戛然而止,緊接著蕩開一筆,插入了夫妻夜談的溫情場面;重要證人接連遇害,張伯行只得上折奏本,卻置自身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于是與妻子、仆人生離死別的抒情段落就水到渠成了;夫妻抱頭痛哭一場,是全劇最打動人心的情感高潮,在緊張激烈、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外在沖突暫時中止,而人物內心卻洶涌澎湃;有此作為鋪墊,到最后金殿激辯一場戲,張伯行當著康熙和文武百官的面慷慨陳詞,表達“壯士勇斷腕,懲貪不留情”的決心,自然就滿腔熱情、毫無懼色了。這樣的安排或松于表而緊于里,或止于行而動于情,樹欲靜而風不止的舞臺張力產生了強烈的戲劇性。

在具體細節(jié)的安排上,《張伯行》也彰顯出嫻熟的敘事技巧與智慧。噶禮借為母做壽之機大肆斂財,地方官員紛紛獻媚,所送都是“黃白情”,唯有張伯行不循常規(guī),用“一桶青菜”讓噶母十分贊賞,因為青菜不僅“新鮮味美補家用”,而且“尚能提醒為官清”,更暗含“祝愿大清永一統(tǒng)”的深意。這是張伯行的性格使然,也是劇作家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兩位丑角考生戲份不多,卻場場出彩,即使是過場戲,也不露痕跡地融入了故事主干之中,成為推動故事發(fā)展的重要節(jié)點。貢院門前,眾生員痛斥科場舞弊,兩位賄考中舉的丑生眉飛色舞、洋洋得意,舞弊者的有恃無恐、恬不知恥暗示了舞弊案情之嚴重;欽差審案,兩位丑生插科打諢、丑態(tài)百出,既滿足了“無丑不成戲”的審美需求,營造了機智生動、妙趣橫生的舞臺氣氛,更坐實了舞弊之舉,引出了噶禮的受賄行徑,這成為案情推進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劇中設置的太監(jiān)一角,表面看來似乎只承擔著傳旨的任務,并不直接參與劇情,其實卻充分激活了其潛在的敘事功能,甚至有一石三鳥的妙用。一是交代背景和前情,使敘事更加簡潔、經濟、流暢。二是直接就劇中人的遭遇表達同情、反思或反諷之意,體現(xiàn)著近乎布萊希特敘述體戲劇的評論功能。三是直接與觀眾交流,引導觀眾參與劇情、展開思考和評判,有利于舞臺氣氛的渲染,收到了良好的劇場效果。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