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長會發(fā)言稿模板
家長朋友們,下午好!
孩子承載的是我們整個家庭的希望。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老師的精心呵護下,一天天長大,馬上要離開幼兒園,開始正式的學習生涯。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既期待孩子能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又擔心孩子是否能邁好這關(guān)鍵的第一步。今天,我接受幼兒園領(lǐng)導的安排,來與大家交流幼小銜接,說實話,雖然近兩年正好循環(huán)下來在教低年級,但實在是水平有限,所以誠惶誠恐。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談一些個人的想法,供各位參考。我想重點和各位家長交流三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方面:讓孩子在憧憬中入學。
第二方面:讓我們共同承擔責任。
第三方面: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
第一方面:讓孩子在憧憬中進入小學。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一 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钡拇_是這樣的。小朋友知道自己馬上要讀小學了,是很自豪也很向往的,他會認為自己長大了。孩子向往上小學,才能主動地學習 , 才能學得好。每年夏天,我總會看到這樣的溫馨場面:爸爸媽媽牽著即將入學的孩子的手,在我們學校中漫步,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比較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預先熟悉新的環(huán)境。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平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了解小學上課、作業(yè)、考試等情況,幫助孩子了解小學生活進而產(chǎn)生上小學的愿望。
那么小學和幼兒園到底有哪些不同呢?相信在座的家長已經(jīng)有所了解。我覺得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
1、上課時間的變化,F(xiàn)在我們小學低年級上午安排三節(jié)課,下午三節(jié)課,每節(jié)課40分鐘,另外早上有早操、晨會,中午有午休(一般處理作業(yè),略微休息一下)。與幼兒園相比,學習時間長了。
2、教育方式的變化。幼兒園,以游戲的方式為主,唱唱、跳跳、畫畫、做做,充滿趣味性。升入小學后就變成了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可能低年級還會有一些趣味性的活動,但總的游戲時間很少。
3、教育內(nèi)容的變化。小學按要求開設了語文、數(shù)學課,(天天要上的),還有英語、體育、藝術(shù)(就是我們小時的音樂課和美術(shù)課)、體育活動、健康教育、品德與生活、勞動技術(shù)等的課程。這些課程都有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我們的孩子應該達到怎樣的要求。
4、師生關(guān)系的變化。幼兒園時期所倡導的是“保教并重”,幼兒園老師承擔著保育和教育的雙重角色,而入小學后,隨著幼兒身心發(fā)育不斷完善,保育的色彩逐漸降低,而教育的成分逐漸增加,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逐漸減少,課間,老師就離開教室,學生自由活動,而且每堂課的老師不一樣,不再像幼兒園,至少有一位老師是陪在小朋友身邊的,師生關(guān)系明顯發(fā)生了變化。
5、檢查考核的變化。在幼兒園里,沒有細致到幾分幾分的分數(shù),得到的是鼓勵性的評價。但小學就不一樣。每天有課堂作業(yè)、回家作業(yè),口頭作業(yè)、筆頭作業(yè)。每樣作業(yè)都要檢查、批閱,不過關(guān)的要訂正、重做。在我們的孩子還不明白什么是考試、應該怎樣考試的時候,就要迎接考試。比如我們的孩子進一年級時學拼音,剛學完拼音就要迎接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拼音過關(guān)驗收,這就是一次正規(guī)的口頭考試。接下來的學習中,分數(shù)的分量會越來越重。學期剛到一半,還沒認識幾個字的孩子,連題目要求都讀不懂,就要參加期中調(diào)研考試。不止有一個家長告訴我:我兒子(女兒)考試,我比他(她)緊張。
我們了解了小學與幼兒園的區(qū)別,我們家長首先就心里有了數(shù),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滲透小學的要求。比如說:“你真了不起,馬上要做小學生了,開心嗎?長大了的小朋友才能進小學讀書,在小學里,你會學到很多本領(lǐng),你表現(xiàn)棒的話,還會戴上紅領(lǐng)巾呢!你愿意學好本領(lǐng)嗎?”別小看一條紅領(lǐng)巾,絕大多數(shù)的低年級學生是很在乎的。我們家長可以采用類似的激勵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避免使用“讓小學老師來管你”、“上小學后看你還怎么玩”等恐嚇性的語言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我們小學低年級的老師會注意孩子的年齡特征,盡量激發(fā)和保護孩子的學習愿望和積極性,例如,我們會獎勵小蘋果、小紅星、小梅花、榮譽卡、梅花章等,這可是我們在每天放學前必做的工作。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還會把所有的獎勵帶來評比。所以我們家長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孩子在畏懼中迎接自己的小學生活。就讓我們的孩子在憧憬中進入小學吧。
第二方面:讓我們共同承擔責任。
一、家長的責任。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中國有句古語:養(yǎng)不教,父之過。家長是子女第一任乃至最重要的教師。很顯然,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著不容推卸的義務和責任。在這個幼小銜接的關(guān)鍵階段,更需要家長的盡職盡責。首先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孩子上學后 ,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 , 家庭學習環(huán)境的準備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給孩子準備獨立的學習小空間 , 可以是房間的 一個角落或單獨一個房間, 有一張小書桌 , 一個小書柜即可 , 重在安靜、整潔。可以提前為孩子準備學具:書包、文具盒、直 尺、三角尺、削好的 HB 鉛筆幾支、橡皮數(shù)塊(沒有圖案的白橡皮)。所有的文具只要實用就行,切忌玩具化、高檔化。
當然,以上幾點只是物質(zhì)上的準備,僅有這些還不夠。我們家長的責任,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對子女每天有意無意的教育、影響中。比如,孩子在家學習時,我們家長看電視、打麻將、玩游戲,還是有意在一旁看書、看報,給孩子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比如,我們的家長在認真聽孩子對學校、老師、同學可能算得上喋喋不休的描述還是一句冷冰冰地“你煩死了,沒看見我忙著嗎?”比如孩子的作業(yè),你是在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還是放任自流?……
當然,對孩子的學習,我們家長還要明確一個觀念: “陪讀”不是盡責。孩子上學后家長千萬不要“陪讀”。孩子剛上學在家做功課時 , 家長給予適當?shù)闹笇c幫助是必要的。但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yè)時總是陪在旁邊, 一切準備工作由家長給做 , 有了困難家長馬上予以解決 , 做作業(yè)時家長盯著 , 做完作業(yè)由家長檢查、改錯。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 , 孩子會形成一種依賴心理 , 不陪就不讀。學習變成了家長的任務。
那么,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粗心 , 往往不會檢查作業(yè)。我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學會檢查呢?家長可根據(jù)孩子的學習內(nèi)容出些題目自己做 , 讓孩子當老師來改爸爸媽媽的錯 , 而家長可以故意做錯幾道題 , 讓孩子仔細檢查,認真批改。這種做法不僅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 而且在批改卷子的過程中就自然培養(yǎng)起仔細檢查作業(yè)的能力。
以上所說的,是我們家長的責任。在我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做得很好,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在家長盡責的同時,別忘了最關(guān)鍵的一點:學生的責任。
二、學生的責任,F(xiàn)在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是在幾代人精心的呵護下長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父母或長輩為孩子準備了一切,包辦了一切,承擔了一切的責任。于是,一上學問題就出來了:忘了帶學習用具,作業(yè)沒做完就玩去了;做值日,掃帚、拖把扔一地就不見人影了;筆、書本攤一桌子,抽屜里垃圾塞得連書包都放不下等。藝術(shù)課沒帶畫具,勞動課不帶工具,就連語、數(shù)課也有人忘了帶書帶筆。回家作業(yè)沒完成,家長解釋帶出去吃飯回來晚了就沒有做。孩子成績沒考好,家長說我不知道要考試,沒給他復習,孩子的學習用具沒帶,家長又說忘了給孩子準備。類似情況,很多,說實在話,我們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就越不會料理自己的事情,照顧得越周到,就更放縱了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們會成為自己事情的局外人,一切責任都有人為他承擔。
所以我們家長首先一定要明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雖然現(xiàn)在他們還是孩子,他們每走一步,都需要你我或明或暗的關(guān)注和扶持。但總有一天,他們要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的。而且現(xiàn)在起,一定要逐漸把這個觀點滲透到孩子的大腦中,一定要幫助孩子牢牢記。簩W習是我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學會負責,要靠長期的訓練和教育,但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這一段時間,無疑是我們家長進行責任心教育的最好時機,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時機。比如我們可以在孩子做之前先提出明確的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jié)果的評價,以便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要求孩子信守諾言,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告誡孩子不要輕許諾言,一旦許諾,就必須遵守。
我想,我們老師、家長和我們的孩子如果能共同承擔責任,那么剛才那位美術(shù)老師的頭就不會痛,我們的家長也不會被折騰了。
第三方面: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
現(xiàn)在的孩子,優(yōu)生優(yōu)育,父母十分重視智力的開發(fā),所以孩子在智力上的差距有是有的,但并不太大。所以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孩子們大都能得到95分以上的成績(一年級的平均分達到98、99分),但習慣的差異,時間一長,孩子的學習就會有極大的差別。我們的孩子在讀一年級時,最急需養(yǎng)成哪些好習慣呢?
1、靜下來。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學前就應該嘗試著讓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孩子在幼兒園以游戲活動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到了小學,將被正規(guī)的分科課程所代替,原來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變成了長達40分鐘的課堂教學和每天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yè)。靜下來,才能專心聽講,才能積極動腦,才能認真寫字。如果您的孩子靜不下來,您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靜心地坐下來,像上課一樣靜靜地做下來。剛開始時可以練20分鐘,以后再逐漸延長。這也是我們低年級老師對一些靜不下的孩子經(jīng)常采用的訓練方法??練坐。
2、聽進去。課堂上注意傾聽老師和同伴發(fā)言,這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對于這一點,有較多剛?cè)雽W的學生難以做到,因為他們還沒有從幼兒園以游戲為主的環(huán)境中擺脫出來。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我經(jīng)常告訴學生,聽講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老師的“講”,二是聽學生的“講”。老師課堂上講的是知識。很多時候,老師只是提出問題,答案(知識)是從同學的嘴里說出來的。同學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你一定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么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
明白為什么要聽講和聽什么“講”以后,我就告訴學生,老師怎么知道你在專心聽講呢?你得用一定的姿勢和動作告訴我呀。比如,別人在說的時候,你眼睛東張西望肯定不是專心聽講;別人在說的時候,你身子東動西動肯定不是專心聽講;別人在說的時候,你小手玩東西肯定不是專心聽講;而別人講的時候,注意在聽的小朋友,眼睛是望著一個方向的,手腳是不亂動的,而且會邊聽邊思考,、意見相同時會輕輕點頭,需要補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時,會舉手站起來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認真聽的孩子呀,最聰明了,連眼睛都是發(fā)亮的。我們的孩子是很有模仿能力的,老師再一示范,學生就知道怎樣聽講了。我們家長平時與孩子交流、談話時,就應該注意孩子聽你講話的習慣,在家長長期有意識的訓練下,孩子會掌握這樣本領(lǐng)的。
3、說出來!罢f”,是交際的工具,與別人的交往,離不開說!罢f”,是上課時的要求,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fā)言,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孩子是不一樣的,有的膽子大一些,有的膽子小一些,有的語言能力強一些,有的弱一些,這些都很正常,但每個孩子都敢說、會說,是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習慣,我們平時要注意引導和訓練。比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老師會要求說完整,說響亮。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我們老師也會鼓勵學生,表揚他敢于“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要會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說對說錯都沒關(guān)系,關(guān)鍵是要說。多鼓勵孩子說話,鼓勵孩子當眾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堅持引導,我們的孩子必有收獲。
我覺得,“靜下來、聽進去、說出來”是孩子進入小學順利開始學習生活的重要保證。我們不妨從現(xiàn)在開始,有針對性地與孩子練一練,我想對孩子肯定是很有幫助的。
各位家長,由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人生的又一個新的起點,對成人和孩子都不是一件小事,我們應認真對待,但也不要操之過急。讓孩子在憧憬中跨入小學,讓我們共同承擔責任,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同時讓我們牢記,今天,你我的付出,是為孩子的一生打下扎實的根基,是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chǔ)。讓我們以此共勉。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