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楊 騰 飛
學號:10383038
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專業(yè):計 算 機科學與技術
大學:中 山 大 學
引言:
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對舊的唯物論的完善和提高,指出了舊唯物論的不足,建立了自己的唯物論,讓唯物論變成一種通過實踐來獲得真理的哲學,來指導我們的生活,進而去改變我們的世界。
關鍵詞:費爾巴哈提綱 馬克思 實踐 哲學
在寫《費爾巴哈提綱》讀后感前,先介紹一下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zhì)》: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zhì)》藝術出版,可以說是一次具有時代意義的事情,因為它標志著“唯物主義重新登上歷史的王座”。歷史上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唯心主義在做主導,他們鼓吹天才和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心主義觀點。《基督教的本質(zhì)》一書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這種唯心主義的觀點,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義的觀點。但是這種觀點有她片面的一面,而且有很多的局限性、消極性和直觀性。就是我們所說的舊的唯物主義。而馬克思在閱讀《基督教本質(zhì)》時,寫下了這一片字數(shù)不長,但卻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的《費爾巴哈提綱》。恩格斯這樣評價這一片文章:“作為包含著心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的確是這樣的,在這字數(shù)不多的提綱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句話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經(jīng)典語句,可謂之“一字千金”,而且“惜墨如金”,沒有絲毫的贅言,句句切中肯綮,直接指明真理的所在。
可以這樣理解,《基督教的本質(zhì)》是舊的唯物主義,而這個提綱則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的“萌芽”。它在這提綱中最重要的觀點就是:實踐。換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插一段話:“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鄧小平最經(jīng)典的話之一。當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討論中國該走怎樣的路線時,我們依舊要依靠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我們,同時我們還必須在馬克思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jié)合,走有*的。我們通過實踐來明確自己走什么路線,檢驗真理。我們中國有今天的發(fā)展,有今天的地位,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同時也離不開我們將馬克思在主義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jié)合的轟轟烈烈的現(xiàn)代化運動的偉大實踐。
所以又回到了《費爾巴哈提綱》一個本質(zhì)上的問題:實踐。引用一段他人的話:
馬克思在《提綱》中十分強調(diào)革命實踐的偉大意義,把實踐
觀點引進認識論,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把實踐觀點應用
于社會歷史領域,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從而闡明
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點,提出了無產(chǎn)階級哲學的歷史使
命和根本任務。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費爾巴哈提綱》的作用,也指明了“實踐”的重要性。結(jié)合我自己的專業(yè)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學計算機,要學很多計算機語言,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去討論問題,我們將不會有人和發(fā)展。因為計算機它 是一個很注重實踐的學科,如果只是在你大腦里去將所學得知識行醫(yī)一個意識,那么我們將不會有任何進步。同樣如此,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或許是真理,但對于你來說,必須通過實踐來檢驗。所以發(fā)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其實真理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應該將它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指導我們的實際生活。真理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遍使用原則,很簡單,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讓它時時刻刻知道
馬克思把是將實踐的觀點應用于認識論,相對于費爾巴哈的就唯物主義理論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就是:革命的實踐意義。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雖然比傳統(tǒng)上的唯心主義有一定的進步,但是卻有很多的狹隘性,引用馬克思的一句話就是“他在《基督教的本質(zhì)》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于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的表現(xiàn)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他沒有掌握革命的實踐性,在提綱中的第二條寫到“人的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只有實踐才可以判定你的思維是不是真理。
可以說人類因為有了思維,才讓我們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但是我們的思維不能離開實踐。
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zhì)》中,批判了宗教理論。但是他并沒有將這件事情做得徹底,只是稍微起了一個頭,對于宗教沒有從本質(zhì)上去分析,比如宗教的來源怎樣消滅這些宗教的影響等等,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就如馬克思所說,“他做的工作只是把宗教師節(jié)歸結(jié)為它的世俗基礎”。而馬克思的觀點則是“對于世俗基礎本身應當在自身中,從他的矛盾中去理解”,進而分析這些矛盾,認識這些矛盾,在實踐中通過革命的手段來推翻原來的制度,建立起一個全新的世界。
對于這一句“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對于這句話,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的唯物論是費爾巴哈就唯物論的升級版,在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zhì)》中,費爾巴哈只是將“直觀的唯物主義作為唯物主義”,而馬克思給新的唯物主義定義為“把事物、現(xiàn)實和感性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并從主觀方面去理解的實踐的唯物主義”。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結(jié)論:費爾巴哈的就唯物論的立足點就是市民的社會,而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理論才是實質(zhì)意義上的唯物論,因為他的出發(fā)點是“人類社會抑或是社會人類”,馬克思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正如馬克思主義的終極目標是“追求全人類的解放”“創(chuàng)建一種超越既有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實現(xiàn)全人類解放的‘自由王國’”。這是一種不同于資本主義現(xiàn)代文明的形式。
整體來說,馬克思解讀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zhì)》是一種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