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1:閱讀的三重境界
人生天地間,總要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而閱讀,則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閱讀分為若干種,絕大多數(shù)人的閱讀屬于消遣性閱讀。這種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fā)時間,說得高雅點,是讓時間不至于白白流逝。瀏覽網(wǎng)頁,翻翻報紙,看看電視,了解一些熱點新聞,搜集幾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異事,瞅瞅又有幾個老虎被調(diào)查……邊看邊樂,然后與志同道合者大擺龍門,是很愜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閑人們的閱讀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閱讀有相當?shù)谋戎匾部蓺w入此類,我們青年學子,有時也愿意做這些消遣性的閱讀。為的是放松放松,調(diào)劑一下有些枯燥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消遣”是個中性詞,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歸入褒義,畢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這總比無所事事、無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閱讀的第二重境界,我稱之為充電式閱讀。這種閱讀有明顯的現(xiàn)實“功利性”,頗有現(xiàn)躉現(xiàn)賣、臨時抱佛腳的意味。以我為例,該交綜合性研究作業(yè)了,我才上網(wǎng)搜索相關的材料,包括成本的書、雜志,相關論文,然后挑燈夜戰(zhàn),快速掃描,從中篩選自己用得著的礦石,冶煉、提純,最終形成自己的產(chǎn)品。這樣的閱讀,效率高,印象深,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腦里面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視的目的,其效果卻是長久的,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我們成長的臺階。
聽說大多數(shù)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閱讀大都含有某種“功利性”。這不是壞事。關鍵是要將這些信息合理轉化,切忌生搬硬套,機械照搬。否則的話,這種閱讀就成了鴉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閱讀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閱讀,或者叫心靈性閱讀。這樣的閱讀完全是個人的興趣所在,閱讀的過程,也是修養(yǎng)身心、陶冶情操的過程。據(jù)說,這樣的人,看經(jīng)典的影視作品,會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與劇中人的命運相喜悲;看喜歡的文學名著,常常會如五柳先生“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上У氖牵疫沒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我會向這個方向努力。
魯迅說過,要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yè)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盧梭則強調(diào),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讀什么書和怎樣讀的問題,明乎此,力行之,便會臻于大境界。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2:落后與退步
人,生而向往優(yōu)秀。若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終日渾渾噩噩,那么你的起點有多高,就會跌多慘。同理,如果你沒有優(yōu)越的出身,殷實的家境,你就更應該努力。不要讓別人把你遠遠的甩在后頭,因為落后是要挨打的。
看看日本,為何它總是如此囂張?它一直如此囂張嘛?因為它一個小小島國,卻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但它不一直如此囂張的,當時的日本也被美國的鐵甲艦撞開國門,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屈辱條約,因為那時的日本太弱小,太落后。再看我華夏也曾是東方霸主,卻因為閉關鎖國,貪圖安樂,遭受列強的踐踏。因為那時的中國太弱小,太落后。而今,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世界地位也日漸重要,所以沒人再敢小瞧咱們了。這都說明,落后就要挨打,而強大才能得到尊重。
作為一名學生,學業(yè)自然是我們目前的第一要事。成績也顯得日漸重要。因為好成績就意味著外界的贊許??老師的欣賞,家長的夸贊,同學的欽佩。但輝煌的成績是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你已經(jīng)滿足于目前取得的成就,那你就會一次次倒退,最終被別人遠遠地甩在后面。而落后是會“挨打”的!鞍ご颉辈恢皇峭饨绲淖饔昧,你自己也會給自己壓力。
有些人“挨打”后,會奮發(fā)圖強。這樣的人即使原先的成績并不突出,在努力之后也會漸有起色,并且會得到外界的贊許。而有些人則會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
但人生只有一次機會,不要做出讓自己后悔的選擇。
你,真的甘于屈居人后嘛?
不論是國家間的競爭,還是學業(yè)上的較量。落后,就要“挨打”!
別猶豫,別停頓,讓我們快馬加鞭向前奔去吧!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3: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边@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jīng)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內(nèi)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fā)明和經(jīng)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xiàn)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fā)明應用到如今發(fā)達的天氣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發(fā)展,人類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小,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shù)目茖W思維產(chǎn)生巨大作用?梢姡每茖W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yǎng)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tài)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哲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chuàng)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tài),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tǒng)一與協(xié)調(diào)。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tǒng)感受自然的方式,也無法抵抗科技發(fā)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技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