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jié)日,原意是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現(xiàn)在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jié)日。后來人們常在這一天感謝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節(jié)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在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不管多忙都是如此。感恩節(jié)在每年11月22-28日之間,感恩節(jié)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jié)日( holiday ),加拿大的感恩節(jié)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感中國的“感恩節(jié)”
國內有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jié)。西方的感恩節(jié)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tǒng)美德中,并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的“感恩節(jié)”。借鑒西方節(jié)日,設立中國感恩節(jié),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系更和諧。
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jié),感恩節(jié)是美國人獨創(chuàng)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在這天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感恩節(jié)火雞和南瓜餅等美食。有大學生倡議,在中國大學生中設立自己的感恩節(jié),在這天向自己的朋友、師長表達愛意和謝意,聯(lián)系周圍實際,讓他覺得這很有道理。
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于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shù)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厭煩情緒。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fā)。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協(xié)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jié),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西方的感恩節(jié)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tǒng)美德中,并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的“感恩節(jié)”。
感恩節(jié)游戲
感恩節(jié)宴會后,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tǒng)游戲。第一次感恩節(jié),人們進行了跳舞、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有些一直流傳至今。有種游戲叫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fā)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后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鐘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于串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fā)給他一個最差獎。
還有一種玉米游戲也很古老。據(jù)說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發(fā)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游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里,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后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shù)量最接近的獎給一大包玉米花。
人們最喜愛的游戲要算南瓜賽跑了。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guī)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游戲就越有意思。
除去這些活動外,有些家庭在節(jié)日里驅車到鄉(xiāng)間去郊游,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特別是當年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們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幾個小時在移民村里參觀。移民村是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請教徒同游客們談天,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