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為什么吃五辛盤
我國歷代醫(yī)家對辛味藥物的運用多有心得,有不少還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以得心應手治療多疾病。醫(y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創(chuàng)造的半夏瀉心湯(半夏、干姜、黃芩、黃連、人參、甘草、大棗)被后世公認為是辛開苦降的代表方,對調和脾胃、消除胃腸道炎癥的作用尤為顯著。
生活中最常見的感冒,也是以辛味藥物為主進行治療的,不管是發(fā)散風寒的辛溫藥還是發(fā)散風熱的辛涼藥,都離不開“辛味”這個主題。
最近出版的《中藥學》教材共載藥物484種,屬于辛味的就有146種,占全部收入藥物的近1/3,可見它在臨床運用中占有的地位。至于以辛味藥物為主藥的方劑不勝枚舉,如治療感冒的麻黃湯、桂枝湯、香蘇散、小半夏湯,治療濕阻中焦的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二妙散、三仁湯,治療陽虛畏寒的四逆湯、理中丸、右歸丸、二姜丸,治療氣滯作痛的天臺烏藥散、青皮丸、木香檳榔丸、柴胡疏肝散,治療血瘀不行的生化湯、菖蒲郁金湯、姜黃散、活絡效靈丹,治療神昏閉竅的蘇合香丸、六神丸、安宮牛黃丸、樟腦散等,無不是以辛味藥物為將為帥的。
由于藥食同源的關系,許多中藥同時又是常吃的食物,所以民間對辛味藥物、食物的運用也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民諺“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就是群眾運用辛味防病治病的經(jīng)驗寫照。此外,用蔥頭熨肚臍、生姜熬湯、薄荷泡茶防治各種感冒,用燒酒或辣椒湯驅逐寒氣,用蒼術、細辛作香袋避疫癘之氣,用紅花酒活血行血等做法,也都是民間對辛味的具體運用,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藥知識深厚的群眾基礎。
元旦吃五辛盤的好處
從古人立春吃“五辛盤”的習俗中不難看出,除取其象征性的吉利意義之外,還包含有深刻的科學道理。立春之后,陰消陽長,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植物開始萌發(fā),人體也需要盡情舒展一下了。聰明的祖先選用辛味食物運行氣血、發(fā)散邪氣,對于養(yǎng)陽和調動機體正氣、保證機體健康和季節(jié)性防疫,都是有積極作用的。
從“五辛盤”我們聯(lián)想到辛、甘、酸、苦、咸五味,是中醫(yī)學基于五行學說對食物和藥物性味屬性的歸納和認識。《周禮·天官》中說的“以酸養(yǎng)骨,以辛養(yǎng)筋,以咸養(yǎng)脈,以苦養(yǎng)氣,以甘養(yǎng)肉”的五味功能和《黃帝內經(jīng)》中總結出的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的基本屬性,一直作為我國人民飲食保健和藥物治病的理論主宰。
根據(jù)這一理論,辛味具有發(fā)散、行氣、行血的功能,如麻黃、薄荷、木香、紅花之類。具有芳香氣味的花椒、蒼術、肉桂等也歸入辛味,并賦予了它們辟穢、化濕、開竅的作用。
甘味具有補益、緩和、折中、止痛、解毒的功能,如人參、熟地、甘草、飴糖、大棗之屬。
酸味以收斂固澀為本,如山茱萸、五味子、烏梅等,具有治療久瀉、久痢、久咳、汗、遺精、遺尿、脫肛、子宮脫垂諸癥的功能。
苦味或泄或燥,含義頗廣,像瀉下通便的大黃、降泄肺氣的杏仁、清泄熱火的梔子,都是屬于“泄”一類功能的運用。而“燥”的功能是針對濕證而設的,治療寒濕之證時用蒼術、厚樸一類溫性的苦燥藥,治療濕熱之證時用黃連、黃柏一類寒性的苦燥藥。
咸味以軟堅散結和瀉下為功,如治療癭瘤、結核、包塊的海藻、昆布,治療大便干結不通的芒硝等。實際上,五味之外尚有澀味、淡味等食物和藥物,習慣上只說五味,其實分別把它們歸屬到酸味、甘味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