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各民族地區(qū)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shù)以萬計。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呂劇、湘劇、柳子戲、茂腔、淮海戲、錫劇、婺劇、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彩調(diào)、儺戲、瓊劇、 北京曲劇、二人轉(zhuǎn)、二人臺、拉場戲、單出頭、河北梆子、漫瀚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韻大鼓、西河大鼓、 評彈、單弦、山東快書、山東琴書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qū)所限。
京劇的曲牌就是曲調(diào)的名稱,俗稱牌子,如[點絳唇]、[將軍令] 等。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稱、句數(shù)、句格(包括長短不等的字數(shù)、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調(diào)方面的板式、板數(shù)、調(diào)高等,格律相當嚴謹。不過有些曲牌沒有唱詞,只用它的曲調(diào)作為器樂演奏的吹打曲牌(亦名工尺牌子),如[水龍吟]、[柳搖金]之類,可以自由反復,也可以中途停止,以及只念不唱的干牌子,則屬例外。
常用的京劇曲牌有:
1.西皮小開門:京劇胡琴曲牌,多用于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時的儀仗、先導,以及他們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們參拜等動作,如《宇宙鋒》中秦二世的升殿等,有時也可以配合一般動作,切不限于人物身份,如《空城計》中的老軍掃街,《群英會》中魯肅放置假信等,均奏[西皮小開門]。
2.胡琴曲牌 :京劇的胡琴曲牌基本上和笛子曲牌一樣,也是用于打掃,更衣,梳妝,設宴,行禮,慶賀,祭奠,行路過場以及舞蹈等處,還有在配合啞劇式的表演動作時也經(jīng)常使用。由于胡琴等弦樂器操作靈便自如,適應力強,所以胡琴曲牌在舞臺上的運用比笛子曲牌更為靈巧。胡琴曲牌大部分是從昆曲用的笛子或嗩吶曲牌移用過來,如[小開門]、[萬年歡]、[柳搖金]、[山坡羊]、[川撥棹]、[傍妝臺]等。也有來自民間絲竹樂曲的,如[花梆子]、[東方贊]、[小磨房]、[海青歌]等。這些曲牌改用胡琴演奏之后,由于胡琴各種定弦的特色和演奏時的弓法、指法的運用以及和二胡、月琴、弦子等的配合,往往會出現(xiàn)更為新鮮的效果。
胡琴曲牌又名絲弦曲牌,一般不用鑼鼓伴奏,有時只用單皮鼓或大小堂鼓擊奏花點。絲弦曲牌也有只用彈撥樂器演奏而不要用弓弦樂器的,這是為了表現(xiàn)某種特定的情調(diào),如《空城計》中諸葛亮在城樓撫琴所用的“琴歌”等。
3.吹打曲牌:凡嗩吶曲牌中的清曲牌,笛子曲牌,均稱吹打曲牌。
4.干牌子:干牌子又名干念牌子,原是可以唱的曲牌,后來改唱為念,去其曲調(diào),僅留下鑼鼓伴奏的部分,以鑼鼓的音響節(jié)奏來襯托干念臺詞的節(jié)奏,如[水底魚]、[撲燈蛾]、[四邊靜]、[金錢花]等都屬此類。這種干牌子有時也去其念白,僅以鑼鼓節(jié)奏來配合舞臺上特定的身段動作。
5.大字牌子:京劇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類別,凡帶有唱詞,以群眾齊唱形式出現(xiàn),并有嗩吶加鑼鼓伴奏的曲牌,就稱為大字牌子。所謂大字就是曲詞,過去的工尺譜,是把曲詞用大的字體寫在中間,而曲譜是附在大字旁邊的,故名。又稱混牌子,混曲牌,鑼鼓曲牌。
6.混牌子:凡把大字牌子去掉歌詞,僅由嗩吶吹奏曲調(diào),并加鑼鼓伴奏的,名為混牌子。
7.清牌:凡把混牌子減去鑼鼓,僅由嗩吶吹奏的曲調(diào),名為清牌子。
8.八板京劇胡琴曲牌,[八板]又名[老八板],是我國民間流行很廣的器樂曲。京劇多用于活潑輕松的舞蹈場面,如《紅娘》中的撲蝶(用西皮),《桑園寄子》中的綁子(用二黃),及《打花鼓》的舞蹈等,均奏[八板]。
9.八岔京劇胡琴曲牌,[八岔]是從八個曲牌里選出八個樂句,經(jīng)糅合聯(lián)成一個完整的曲牌,因而得名。[八岔]的曲調(diào)順暢,旋律優(yōu)美,音調(diào)與四平調(diào)相近,故多用于四平調(diào)或二黃原板的前面。如《梅龍鎮(zhèn)》、《問樵鬧府》等劇,均用[八岔]伴奏。
10.二黃小開門京劇胡琴曲牌,用法與[西皮小開門]相同,只是用于二黃戲中。如《賀后罵殿》中的趙光義和《大保國》中的李艷妃上場,以及《問樵鬧府》中范仲禹酒醉被送往書房,《清官冊》中寇準更換服裝等處,均奏[二黃小開門]。
11.反二黃小開門京劇胡琴曲牌,不一定用于唱反二黃的劇中,而是與正二黃的小開門變換使用。如《貴妃醉酒》中高、裴二力士及宮娥們向楊玉環(huán)進酒時,即奏[反二黃小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