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過的詩都有哪些

思而思學(xué)網(wǎng) 2024-01-08 12:42:11

1、《守歲詩》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yīng)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2、《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3、《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fēng)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4、《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5、《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6、《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往歲,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

7、《儋耳》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fēng)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8、《六月二十日夜渡!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9、《陽關(guān)曲·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0、《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拓展閱讀:蘇軾的軼事典故

相關(guān)成語

雪泥鴻爪 河?xùn)|獅吼 胸有成竹 出人頭地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水落石出 明日黃花 堅忍不拔 海屋籌添 滄海一粟

道化童蒙

蘇軾、 蘇轍兄弟少年時在家鄉(xiāng)今四川省眉縣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張易簡。當時張易簡道長收的學(xué)生有幾百人,蘇軾是倍受張道長青睞的學(xué)生之一,另一個是后來載入《 仙鑒》的知名道士陳太初。據(jù)東坡《志林》記載,在蘇軾被貶黃州時,他的老同學(xué)陳太初在漢中羽化仙去。

由于蘇軾自小受道教的啟蒙教育,他的一生對道教情有獨鐘,常穿道袍,游訪道士。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zhí)祗K大加贊賞,而《后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jié)尾。在他被貶時,仍給許多道觀、道堂撰文,于是有了《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等等美文。在《眾妙堂記》文中他講述了夢中見到自己的小學(xué)老師張易簡道長并深受教誨之事,可見道教對其影響之深。

蘇軾之弟蘇轍在《 龍川略志》開篇即言夢見小學(xué)時讀書天慶觀之事,夢中的蘇轍通過與老子像的對話,泄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天道報應(yīng)現(xiàn)象:不殺生可以長壽。

應(yīng)考趣聞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 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 梅堯臣的青睞,并推薦給主試官 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 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jié)果試卷拆封后才發(fā)現(xiàn)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fù)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關(guān)于《刑賞忠厚之至論》中的內(nèi)容:“ 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歐陽脩問蘇軾出于何典。蘇軾回答在《 三國志· 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蘇軾答:“ 曹操滅 袁紹,以紹子 袁熙妻 甄宓賜子 曹丕?兹谠疲骸 周武王伐紂以 妲己賜 周公’。操驚,問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歐陽修聽畢恍然大悟。

程蘇結(jié)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 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吊喪, 程頤卻攔住大家,說 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后,不該又吊喪家。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 叔孫通制訂的 禮法!边@是蘇軾、程頤兩人結(jié)怨的開始。

有一次國家忌日,眾大臣到 相國寺禱佛,程頤要求食素,蘇軾責問說:“正叔(程頤 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嗎?為什么要吃素食?”程頤說:“禮法:守喪不可飲酒吃肉;忌日,是喪事的延續(xù)!碧K軾唱反調(diào):“支持劉家的人露出左臂來罷!”(用 史記典故,蘇軾自比為漢朝的 太尉 周勃,把程頤比為呂氏亂黨,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 秦觀、 黃庭堅等則吃肉。

佛寺趣事

在黃州時常與金山寺主持 佛印禪師來往,一日蘇軾做一首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呈給佛印。禪師即批“放屁”二字,囑書童攜回。東坡見后大怒,立即過江責問禪師,禪師大笑:“學(xué)士,學(xué)士,您不是‘八風(fēng)吹不動’了嗎,怎又一‘屁’就打過了江?”“八風(fēng)吹不動”可見于《佛地經(jīng)論》卷五,詩僧 寒山詩歌亦有此句,八風(fēng)是佛教用語,指八種境界的風(fēng):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美食大家

蘇軾本人是個美食家,宋人筆記小說有許多蘇軾發(fā)明美食的記載。蘇軾知杭州時,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大雨,太湖泛濫。蘇軾指揮疏濬 西湖,筑 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后分送給大家吃,這就是 東坡肉的由來。《曲洧舊聞》又記:蘇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以示客云:“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鲙;既飽,以廬山玉簾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后賦》,亦足以一笑也!

雷州西湖

廣東 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于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羅湖更名為 西湖。[4]

宋紹圣七年蘇軾從惠州貶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經(jīng) 雷州,有幸與其貶雷的胞弟 蘇轍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擇日游羅湖泛舟,被羅湖秀麗的風(fēng)光吸引,戀不思歸,游罷到湖濱 天寧禪寺憩休,蘇城游趣尚濃,“萬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時此地寫就的。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