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怨 (其二)李白

思而思學網

長門怨 (其二)李白,這首詩寫長門深宮內的女子無限的孤獨和寂寞。本文長門怨 (其二)李白由快車教育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長門怨是古樂府的一個詩題,李白作的長門怨共有兩首,這里取更勝一籌的第二首作為賞析。其原文如下:

長門怨·其二
李白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

長門怨翻譯
桂殿哀愁的生活,長久得已記不得多少年。屋內四壁,已積起秋的塵埃。夜里青藍的天上高掛著鏡子一樣的明月,只照射著長門宮里那孤寂的情懷。

長門怨字詞解釋
長門怨:古樂府詩題。據(jù)《樂府解題》記述:“《長門怨》者,為陳皇后作也。后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相如為作《長門賦》。……后人因其《賦》而為《長門怨》。”陳皇后,小名阿嬌,是漢武帝皇后。漢武帝小時曾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
桂殿:指長門殿。不記春:猶不記年,言時間之久長。
四屋:四壁。
明鏡:指月亮。

長門怨簡析
這首詩著重言情,緣情寫景,表現(xiàn)“長門宮里人”的孤獨和寂寞。前篇寫景,后篇抒情,相輔相成,有珠聯(lián)璧合之妙。

長門怨賞析
這首詩著重言情。

通篇是以“我”觀物,緣情寫景,使景物都染上極其濃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結尾處才寫到“愁”,這首一開頭就揭出“愁”字,說明下面所寫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見、心中所感。

詩的首句“桂殿長愁不記春”,不僅揭出“愁”字,而且這個愁是“長愁”,也就是說,詩中的人并非因當前秋夜的凄涼景色才引起愁思,而是長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使春臨大地,萬象更新,也絲毫不能減輕這種愁怨;而由于愁怨難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記憶中已經沒有春天了。詩的第二句“黃金四屋起秋塵”,與前首第二句遙相綰合。因為“金屋無人”,所以“黃金四屋”生塵;因是“螢火流”的季節(jié),所以是“起秋塵”。下面三、四兩句“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又與前首三、四兩句遙相呼應。前首寫月光欲到長門,是將到未到;這里則寫明月高懸中天,已經照到長門,并讓讀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長門宮里人”。

這位“長門宮里人”對季節(jié)、對環(huán)境、對月光的感受,都是與眾不同的。春季年年來臨,而說“不記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間;屋中的塵土是不屬于任何季節(jié)的,而說“起秋塵”,給了塵土以蕭瑟的季節(jié)感;明月高懸天上,是普照眾生的,而說“獨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詢《唐詩解》)。這些都是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所說的“無理而妙”,以見傷心人別有懷抱。整首詩采用的是深一層的寫法。

長門怨背景
根據(jù)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這兩首詩當作于唐玄宗天寶二載(743年)。當時李白四十三歲,在長安待詔翰林。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馬克市),李白即誕生于此。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后世將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這篇長門怨 (其二)李白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快車教育!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