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友情故事范文精選

思而思學網(wǎng)

 1、《范仲淹與王質(zhì)》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zhì)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

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zhì)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2、《元稹與白居易》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有兩個文人給后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jīng)常暢談達旦,吟詩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顯貴,在那年三月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zhèn)軍閥李師道勾結(jié)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臣嫉恨,憲宗聽信讒言,把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休戚相關的命運,把白居易與元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一生交誼很深,世人稱為“元白”。

3、《周恩來和張學良》

周總理和張學良將軍沒有見過幾面,可是他們卻結(jié)下了終生的友誼。

在西安事變后,他們才見過第一次面,不過他們卻是一見如故。當?shù)弥獜垖W良準備和蔣一起回到南京時,周總理心急如焚,趕忙跑到機場勸阻,不過當他到機場時,飛機已經(jīng)起飛了。

在張學良被軟禁后,周總理曾想盡辦法營救,奈何沒有成功。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依然沒有忘記張學良。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能忘了兩位張先生啊,他們都對國家做過貢獻。

4、《畢加索與阿里亞斯》

1945年的一天,一輛白色的小轎車突然在法國南部城市瓦洛里的一家理發(fā)店門口停下。有人搖下車窗探出腦袋叫了一聲:“阿里亞斯,我們來了!”這人正是畢加索,小城弗雷儒斯有斗牛比賽,畢加索邀請理發(fā)師一同去看。阿里亞斯打發(fā)走最后一名顧客,匆匆坐上汽車。

阿里亞斯1909年出生在距離西班牙馬德里不遠的布伊特拉戈村,在弗朗哥專制時期他逃到法國瓦洛里,靠理發(fā)為生。在那里,他與畢加索交上了朋友。畢加索比他大28歲,他視畢加索為“第二父親”。畢加索難得有空去看斗牛,所以那天心情格外好。他的錢包里塞滿了鈔票,他說這些錢是給斗牛場的工作人員準備的。比賽完了,他們會到飯館里飽壑@頓,并給跑堂的留下豐厚的小費。

阿里亞斯是畢加索家里的?汀T诋吋铀鞯漠嬍依,阿里亞斯給他剪頭發(fā)、刮胡子,所有這些都是在極其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一天,畢加索發(fā)現(xiàn)阿里亞斯徒步而來,就送給他一輛小轎車。

阿里亞斯是畫家名譽的堅定?衛(wèi)者,誰說畢加索的壞話他就跟誰急。阿里亞斯回憶說,畢加索來店里理發(fā),其他顧客都起身對他說:“大師,您先理。”但畢加索從來不愿享受這種特殊待遇。他認為畢加索非常慷慨。有一次,當他聽到有人說畢加索是“吝嗇鬼”時,他怒不可遏,立即反駁說:

“對一個你并不熟悉的故人進行這種攻擊是幼稚和卑鄙的,畢加索一生都在奉獻和給予!彪S后,阿里亞斯舉了釵h例子。“畢加索的大型油畫《戰(zhàn)爭與和平》是為瓦洛里的小教堂創(chuàng)作的,他還捐獻了一件雕塑作品,是他為我們的城市添了生機。”

阿里亞斯說,畢加索一共送給他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畫。理發(fā)師將這些畫都捐給了西班牙政府,并在家鄉(xiāng)布伊特拉戈建了一個博物館。博物館中還陳列了一個放理發(fā)工具的盒子,上面有畢加索烙的一幅《斗牛圖》和“贈給我的朋友阿里亞斯”的親筆題詞。

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購買這個盒子,他給了阿里亞斯一張空白銀行支票,說數(shù)目他隨便填。可收藏家沒想到,他竟遭到了理發(fā)師的拒絕。阿里亞斯說:“不論你用多少錢,都無法買走我對畢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畢加索去世,理發(fā)師失聲痛哭,阿里亞斯常提到一件事。

1946年的某天上午,理發(fā)店里來了一位面容憔悴的顧客,他叫雅克?普雷維,是不久前從納粹集中營放出來的。正好畢加索也來理發(fā),普雷維卷起袖子讓他看胳膊上烙的號碼:186524。后來,普雷維也成了畢加索的好朋友,畢加索不僅給他錢,還讓他去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當普雷維前來參觀畢加索畫室的時候,畢加索指著那些畫對他說:“只要你喜歡,你可以隨便挑。”

畢加索一生從沒給自己作過畫。1973年4月7日,92歲的畢加索在雅克琳的陪同下,走到大廳的鏡子前,說:“明天,我開始畫我自己。”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他就與世長辭了。阿里亞斯聽到畢加索去世的消息,禁不住失聲痛哭。

5、《賈島與韓愈》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后,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這么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

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伤钟X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嘴里就邊推敲邊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里。

韓愈問賈島為什么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贊。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6、《魯肅與周瑜》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后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后來向?qū)O權推薦了魯肅。

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zhàn)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zhàn),并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lián)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zhàn)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zhàn),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赤壁之戰(zhàn)后,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qū)O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后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于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

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7、《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愿望并付諸行動,因而他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馬克思長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當,有時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他仍然頑強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

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寧愿經(jīng)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yè),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給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yè)上,他們更是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他們同住倫敦時,每天下午,恩格斯總到馬克思家里去,一連幾個鐘頭,討論各種問題;分開后,幾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

他們之間的關懷還表現(xiàn)在時時刻刻設法給予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yè)上的成就感到驕傲。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偉大的友誼,共同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正如列寧所說的“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各樣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后來的歐洲無產(chǎn)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時由兩位學者和戰(zhàn)友創(chuàng)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8、《李白與汪倫》

天寶十三(公元754年)載初春,李白客居在當涂的縣令,自己的族叔,李陽冰的寓所,心情壞到了極點。

一天,他收到分兩封信,前一封是鄰近的歙縣縣令,汪鳳思的親筆,敘寒問暖之言,只在信的最后,帶了幾句,涇縣老家的弟弟汪鳳林,一向仰慕李白的文才和為人,一心想一近親身,討教問安,已經(jīng)數(shù)次來信,懇求哥哥出面,情非得已,才致信表意。后一封,是汪鳳林的手書,李白一展開,就看見了兩句話,突到了自己的眼中來: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落款是汪倫汪鳳林。

李白本是性情豪爽之人,好動好飲,只是近日所見所聞,都和國家的安危有關,才有如此落寞的心情。今天見到如此懇切的邀請,信中又說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都是切中自己心性的物事,心想:國家如此危難,他那姓李的還在花天酒地,我這姓李的憂國憂民,有何用處?

況且靜極思動,再不走走,只怕有好些詩句要爛在肚里了,走!就選了三月十八,先坐馬車到蕪湖,再坐船沿長江順流而下,到?jīng)芸h。換船,沿青弋江而下到桃花里,就到了桃花潭。已是三月二十四了。

汪倫四旬左右,不高,微胖,皮粗黑,面善,一臉笑意。見李白踏步而來,忙迎上前,一揖到底,正要開口,李白搶先言道:“鳳林啊,你的十里桃花呢?”

汪倫又是一揖,面露窘相:“先生莫怪,此是鳳林的變通之舉,請聽鳳林一言。此地叫桃花里,潭東有渡口,又叫十里渡,有一株桃花,春天花開,香飄十里,故詐稱十里桃花。不如此,恐先生不能成行,也是鳳林仰慕先生已久,不得已出此下策,萬望先生海涵,切勿見怪。不到之處,鳳林這里有禮了。”

李白聽完,微微一笑:“那么,這萬家酒店,只怕也是虛妄的吧!

汪倫身后閃出一人,年過六旬,精瘦,有神,舉手投足,斯文含蓄,來到面前,也是一揖到底,底氣十足:“小人姓萬,名駿,世代居住潭的西面,頗有些家產(chǎn),開了家酒店,起名為萬家酒店。也是仰慕先生之意,才不得已而為之,萬勿見怪!

李白心里微微不悅,有些掃興,心想:此次前來,本為散心,只怕又要遭劫了。反正我身無長物,無非是想我的詩歌而已,我偏偏不寫,能奈我何?“

心雖如此作想,面上卻沒露絲毫的不快,只是語氣淡了些:”那我們就去萬家酒店吧!

萬家酒店建在潭西的山頂上,離地約有十數(shù)米,向前伸展,有凌駕于潭面的意思。酒宴早早就準備好了,菜無非是山珍野味,只有一味特色菜,是一種當?shù)爻龅聂~,桃花潭的特產(chǎn),叫琴魚。酒倒很有特點,是桑葚釀的果酒,已存了五年有余。

李白因為好酒,一聽介紹,也不客氣,先干了三杯。因為是果酒,很好上口,一向不喝酒的汪倫也陪著干了三杯,第四杯下去后,李白再看汪倫,醉眼朦朧,狂笑不止,嘴里唱頌的,卻是自己的詩歌: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大驚,這是自己去年秋天,剛剛完成的一首五律,沒想到到汪倫竟已爛熟于胸,并在酒后朗誦出來,李白感動了。

李白在桃花潭停留有一月有余,每日汪倫和萬駿不離左右,談詩喝酒,論字作畫,指點時事,批評歷史,只恨時日苦短,每每不能盡興。自古多情傷離別,李白要走了,汪倫和萬駿也深知挽留的無奈,只是默默地為李白準備了好些東西,有酒,吃食,文房四寶。

汪倫心知李白的豪爽,用度上從不拘束,沒有給錢,而是送了名馬八匹,錦絲十籮,裝了滿滿一船,走在前面。李白另乘一船,跟在后面,詩歌的事情,誰也沒提起。

潭上無風,水清見底,岸上,桃花渡口,蛇皮小鼓敲出很復雜的節(jié)奏,一個年輕人,裸著上身,跟著節(jié)奏在踏步,嘴里長吟短誦,飽含著離別的傷痛之苦,忽又一變,音樂響起,暖洋洋一片,蛇皮鼓也敲出很明快的節(jié)奏,年輕人的踏步也慢了下來,吟誦也變成了歌聲,是祝福的意思了。李白也不思索,脫口而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此時,岸上的音樂更響了,踏步的節(jié)奏更快了,送行的人,跟著踏步也鼓起了掌。前一艘船上,那匹被稱為”電飆“的寶馬,大概受了驚嚇,一陣長吁,一撩前蹄,把幾籮筐的錦羅綢緞,踢進了水中,象打翻了彩虹一樣,水面頓時被映得色彩斑斕,目不暇接。

船丁們手忙腳亂地從水中撈起錦絲,沉到水底的錦絲,從船上看去,都能看得清楚那絲絲的花紋,李白想,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微微回了回頭,瞥了瞥送行的汪倫,迎著風,手捋胡須,一字一頓,吐出了最后的結(jié)句:不及汪倫送我情!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