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力:
1定義,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稱為力。不一定需要兩個物體相互接觸。這種定義比較寬泛,但易根據日常經驗理解。
2常見力:重力、彈力、壓力、摩擦力、浮力等
3分類:性質力:根據力產生原因性質命名的力,如重力、彈力等;效果力:根據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壓力、浮力等注意: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產生的,但是重力不等于地球引力
2.注意重力的方向永遠是豎直向下的
(二)力的描述:
注意力的示意圖和力的圖示的區(qū)別。
1,大小:線段長度表示,有時注意標上刻度值(圖示)2,方向:箭頭指向力的方向
3,作用點:力的示意圖的起始點(部分力為終點),一般為物體重心,有的如壓力,摩擦力等為接觸面
(三)力的測量:
1工具:彈簧測力計:結構:稱鉤指針刻度盤,量程、分度值2測量時力方向沿軸線,特別注意調零!
3讀數(shù)時注意平視(這點在以后物理化學實驗中相當重要,要從開始學習就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此處注意一個題目:如果彈簧測力計兩頭都掛上相同質量的物體,則讀數(shù)為一個物體的重力
(四)重力:
1產生,地球表面附近物體受地球吸引而產生的力為重力。
2大小,G=mg,g為定值(但不同地點值不同)常取9.8N/kg或10N/kg,視具體情況對待。3方向,豎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也不可以說是指向地心(不嚴格指向地心,以后會了解)
(五)摩擦力,
1、產生條件:
1、相互接觸并且存在力的作用(壓力),即有壓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壓力
2、有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趨勢,注意是相對運動,有相對運動時產生滑動摩擦力,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產生靜摩擦力
2、大小: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靜摩擦力:根據二力平衡來求解
3、影響因素: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注意與接觸面積無關!
4、測量:注意彈簧測力計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牛頓定律解釋原因),另外可將測力計固定,而木板拖動(此時無需勻速)這種方法最易控制因而也最為準確。注意:這種方法很重要
5注意滑動磨擦與滾動磨擦的區(qū)別以及自行車等實例。
第二章
(一),力的合成
1二力合成:1、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或三角形法則(二者相通)
2、作圖用力的圖示法;
2多個力合成: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數(shù)個力平衡,撤去F1,問剩余力合力,(應為與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注意力合成的時候,力的作用點一定是一點,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力才能合成
(二),牛頓第一定律:
1物體不受外力或者受到合外力為零時,作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即處于平動平衡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簡言之就是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也稱為慣性定律注意一點:力不是引起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2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
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即物體運動狀態(tài)越不易改變。與之相反,力越大,物體運動狀態(tài)越容易改變。
注意:1.慣性定律與慣性的不同
2.不能將慣性稱之為作用,作用專指力3.慣性只跟質量有關,跟速度無關
(三)力的平衡:
1、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保持平衡,則這兩個力必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個物體上(平衡力的特點)。
2、與之作對比的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體,參考牛頓第三定律理解其中區(qū)別,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四)力與運動: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非使物體保持運動的原因,注意牛頓與亞里士多德觀點的區(qū)別,特別注意伽利略的實驗物理方法.(這標志著近代物理科學的開端)
2物體不受力或者受力但合外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即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3物體受到力的合力不為零時,在合外力的方向上,速度增加,為變速運動,初速度與合外力方向一致是直線,不一致是曲線運動
第三章
(一)壓強,固體壓強與流體(液體與氣體)壓強區(qū)別對待,壓強為單位面積所受到的壓力的大小,
1單位帕斯卡(紀念帕斯卡先生對物理學貢獻,以其名命名),即P=N/S,單位有:1Pa=1N/m2,2方向為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
(二)液體壓強,1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有關,壓強=液體密度×g×h,這個公式記牢,浮力推導用處很大。2液體內部某點向各個方向壓力大小相同,同一水平面壓力大小相同,不同深度壓力不同。3帕斯卡定理:液體可傳導壓強.
4液體內部壓強要注意表面有大氣壓力的應該將大氣壓強計算入內,只是大部分情況下,他部位同時考慮大氣壓強而相互抵消,要注意的是上式只是液體引起的壓力,需要加上液體傳導的大氣壓強,才是該位置真正的壓強大小。
(三)連通器和液壓技術
連通器也是利用帕斯卡定理,利用液體傳導的是壓強而非壓力,連通器兩端面積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壓力,在小端提供較小的壓力,這樣可以在面積大的一端產生較大的壓力。
(四)大氣壓強
大氣因為密度較小,高度的變化帶來的壓強變化可忽略不計,故可以認為大氣內各處壓強近似相等,(當然高山上高空中等特殊位置例外)大氣壓單位為atm,這也是氣壓的一個常用單位:1atm=101300Pa。
第四章
(一)在流體中運動
流體中受力分析較復雜,這個注意兩個問題:弧線球和飛機飛行原理。
(二)浮力
1浮力=液體密度×g×V,即物體受到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重力的大小,方向豎直向上(與重力相反)注意重力與浮力產生的內在聯(lián)系。
2浮力與重力大小關系決定物體在液體中狀態(tài):重力大于浮力則總體趨勢下沉,可減速上升最終停下并下沉或加速下沉最終沉底,重力等于浮力則懸浮于任意位置,重力小于浮力則總體趨勢上升,可減速下沉最終停下并開始上升或加速上升。
第五章
(一)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不能說成是能量,功是變化過程中的能量。功對應著力作用的某一個
過程,而能量則對應著某一個時刻
做功有兩個條件,一為力,二為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定路程。
(二)杠桿
杠桿平衡原理,即杠桿兩端力與力距的乘積相等,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轉動平衡)。
注意杠桿的一個應用:托盤天平,這是一個特殊的應用,力距相同,通過調節(jié)平衡螺母來始初始時平衡,之后利用砝碼與游碼共同加于右端力距;:滑輪可以抽象為等臂杠桿,此時與托盤天平分析類似,只是這個杠桿是一種動態(tài)的,原理類似
(三)功能原理與效率問題
注意有用功、無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概念。注意,機械效率永遠達不到百分之百!
(四)能量
1機械能:動能與勢能之和為機械能,除重力或彈力外沒有其它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
2能量轉化,由一種能量轉變?yōu)榱硪环N能量。
3能量轉移,同種能量在不同物體或者系統(tǒng)之間的流動。
4機械能的轉化一般是指動能與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在這一過程中動能與勢能之和不變.即能量總和不變,變化的只是能量的形式。
5更廣意義上的能量守恒是指所有能量的總和不變,只是在不同種之間轉化而已,但是能量的轉化有方向,熱量越來越多,而其他如機械能化學能等越來越少,即能量質量越來越差。所以現(xiàn)在人類不斷發(fā)展新型能源,以提高可利用能源的質量。水能與風能就是其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其他太陽能核能等也在大力發(fā)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