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用于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每門課程及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學分數(shù)以專業(yè)教學計劃的規(guī)定為準。部分學校也有按學分收費的制度。通過學分可以評判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知識的廣度,學生獲得的學分越多,說明學生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學分
學分,是用于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每門課程及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學分數(shù)以專業(yè)教學計劃的規(guī)定為準。部分學校也有按學分收費的制度。我們學校就是這樣喲。
大學里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的考試,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只有學分積累到專業(yè)要求后才能畢業(yè)。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課程與學分,還可以提前畢業(yè)。學分制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彈性學制,為學生在校期間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靈活性,包括在一段時間內申請休學、創(chuàng)業(yè),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輔修、攻讀其他專業(yè)和學位。
績點
對大學生來說,績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代表著你在大學整個學習階段、學習當中的課程水平。
單科績點的計算一般是60分時計一分。超過60分的,每多一分,績點增加0.1。也就是說,單科績點最高可以有5.0,5.0的績點也就表示你的這門課是滿分。當然,5.0的績點是不存在的。績點是從大一開始所有學科的平均值。
績點等級是評估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國內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shù)/10-5,績點等級表如下:
平均學分績點(Grade Point Average,即GPA)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標準,實施多樣的教育規(guī)格和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
平均學分績點(GPA)有多種計算方式,以標準4.0算法為例:將學生修過的每一門課程(包括重修的課程)的課程績點乘以該門課程的學分,累加后再除以總學分,公式如下:
平均學分績點(GPA)=(每門課程的學分數(shù)對應課程的績點)的總和/學分的總和
績點在大部分高等學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時候,是一個必要的條件,一般要求平均績點達到2.8以上才能參與研究生的保送,同時也是獎學金、轉專業(yè)(雙修)、出國留學及交流項目的重要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