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學網(wǎng) 2024-05-04 22:44:46

無錫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顧愷之、徐霞客、倪瓚、華蘅芳、顧憲成、陳慶之、李金鏞、秦金、徐溥、周延儒,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無錫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01、顧愷之

02、徐霞客

03、倪瓚

04、華蘅芳

05、顧憲成

06、陳慶之

07、李金鏞

08、秦金

09、徐溥

10、周延儒

二、無錫歷史沿革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4月24日,無錫市人民政府成立,主管全市黨政群機構編制工作。

1950年3月25日,中共無錫市委通知(市字第9號),市委決定由包厚昌、謝克東等十一位同志組織編制委員會無錫分會。

1954年5月10日,中共無錫市委成立整編委員會,整編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人事局。

1956年3月,在原無錫市整編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無錫市編制委員會,為市委、市人民委員會受理市、區(qū)國家機關及事業(yè)單位機構編制的部門。編委會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調查了解市、區(qū)機關部門的性質、任務、業(yè)務范圍以及機關內部的機構設置;調整體制,制定精簡機構的方案;辦理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的審批;管理市、區(qū)機關行政、事業(yè)編制;負責辦理國家機關及事業(yè)單位編外人員的審批。編制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編委的日常工作,編委辦公室與市人事局合并辦公,編委辦公室主任由歷任的市人事局(處)長兼任;編委辦公室有工作人員2-3人。

1966年底,因“文化大革命”,市人民委員會組織機構陷于癱瘓。

1968年3月,無錫市革命委員會成立。

粉碎“四人幫”之后,恢復機構編制工作。1978年1月25日,中共無錫市委下發(fā)《關于監(jiān)理無錫市革命委員會編制委員會的通知》(錫發(fā)〔1978〕27號),建立無錫市革命委員會編制委員會,編制委員會由邢白、任貴發(fā)、陳文章、宋華南、譚克、張蔭芝、張國安、萬雪萍、馬瑞琴等九位同志組成。編制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編委辦公室與無錫市革命委員會人事局秘書科合署辦公。

1980年2月,根據(jù)《關于啟用“無錫市編制委員會”印章的通知》(錫編〔1980〕2號),“無錫市革命委員會編制委員會”更名為“無錫市編制委員會”,自2月20日起,啟用“無錫市編制委員會”印章。

1993年2月,根據(jù)《關于市人事局調整內設機構設置的批復》(錫編〔1993〕29號),市人事局調整內設機構,成立干部五科,與市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1994年9月,根據(jù)《關于無錫市編制委員會更名為無錫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及組成人員的通知》(錫委組〔1994〕97號),無錫市編制委員會更名為無錫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與此同時,無錫市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更名為無錫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仍與市人事局干部五科(處)合署辦公。

1997年5月,根據(jù)市委印發(fā)的《關于印發(fā)〈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錫委辦發(fā)〔1997〕48號)規(guī)定,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是市委、市政府的議事協(xié)調機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負責全市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是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副處級建制,與市人事局合署辦公,負責全市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的日常管理工作。

2001年機構改革,根據(jù)《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無錫市人事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錫政辦發(fā)〔2001〕169號),無錫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升格為正處級建制。

2009年機構改革,根據(jù)《中共無錫市委無錫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無錫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錫委發(fā)〔2009〕81號),無錫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由與無錫市人事局合署辦公改為單獨設置,列市委機構序列,既是市委工作機構,又是市政府工作機構。

2019年機構改革,根據(j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無錫市機構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的通知》(蘇辦〔2019〕3號),調整優(yōu)化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領導機構,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承擔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日常工作,作為市委工作機關,歸口市委組織部管理。

三、無錫簡介

無錫市,簡稱錫,又稱梁溪、金匱、錫城、震澤,江蘇省轄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qū)、江蘇省南部,北依長江,南瀕太湖,東鄰蘇州市,西連常州市,南和西南與浙江省、安徽省交界,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總面積4627.4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無錫市常住人口749.08萬人,全市共轄5個區(qū)、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濱湖區(qū)。

無錫市是江南文明、吳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傳說因錫山錫礦挖盡而得名無錫,在商代末年即有文字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始置無錫縣,后長期屬常州府。民國十六年(1927)起,直屬江蘇省。1949年4月23日,無錫縣升為無錫市。無錫市人文氣息濃厚,誕生過錢鍾書、秦邦憲、榮毅仁、阿炳、徐悲鴻等歷史名人。無錫市是重要的風景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黿頭渚、靈山大佛、惠山古鎮(zhèn)、東林書院、南禪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qū)等著名景點。

無錫市是長江三角洲地區(qū)中心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和蘇錫常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y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蘇南模式”的主要發(fā)源地,有物聯(lián)網(wǎng)、集成電路、生物醫(yī)藥等地標性產業(yè)。無錫市交通便利,京滬高速、滬寧城鐵、京滬高鐵穿境而過;城軌交通系統(tǒng)無錫地鐵運營里程達113.53千米;市東南有4E級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2022年,無錫市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14850.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19.84萬元;全市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3.38億元。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